南宁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北大清华还受北京考生待见这所大学什么来 [复制链接]

1#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下周一开始至6月29日,全市6.3万名考生将开始填报高考志愿。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统计了去年北京文科、理科报考数据,以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风向标”。数据显示,在京一批次招生的百余所高校中,人们常规印象里的人大、北航等“热门”学校却并非最“抢手”,真正的大热门是北京物资学院。

最“抢手”:物资学院受欢迎?招报比为1:83.7

数据显示,去年一本理科招生的学校中,招报比最高的是北京物资学院,该校去年在京计划招生10人,却有名考生报名,招报比为1:83.7,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以63人争一个名额的竞争比跻身“最抢手高校”榜单的第二名,该校仅有“文化产业管理”一个一本专业招生,名额为2人,共有人报考。

此外,南京审计大学的审计专业、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也都是一本招生“独苗”专业,分别招1人、10人,招报比则为1:57,1:56.,分列榜单第三、四位。

从实际录取情况来看,“最抢手”的11所大学中,有4所“扩招”,其中北京物资学院超额录取70%,北京印刷学院完成计划招生的2.7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划招生4人,实际录取人数则多达18人,是计划的4.5倍。

文科方面,所高校中,最抢手大学榜单的“状元”被北京电影学院收入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则分列榜单的榜眼和探花,招报比分别为1:60、1:43和1:32。

与理科热门学校“扩招”不同,文科热门高校中,只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和南京理工大学超额录取1人。此外,中华女子学院、海南大学计划招生2人,但实际仅录取1人,剩余上榜高校则均为满额录取。

能“捡漏”:上线率非%?三成高校超额录取?

由于年后北京开始实行考后填报志愿,相对来说考生心里更有谱儿了,但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判断。如果出现上述扎堆报考、数十考生争一个名额的情况,是不是只有“掉档”一个结果?此外,如果一志愿因为“报高了”而未能命中目标,自己的二志愿专业与其他考生的一志愿一致,是否就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呢?

记者梳理发现,一本理科高校中,上线人数占报考人数的比例平均为84%,也就是说,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是比较理性的,报考一本高校的考生,八成以上都是上了一本线的。记者注意到,所高校中,靠“一专业”完成招生计划的只有40所,有61所大学“一专业”录取人数不足50%,例如武汉大学在京计划招生75人,实际录取76人,其中只有11人是“一专业”录取的。数据还显示,37.2%的高校在录取时超额完成计划。

文科方面,所高校中有98所高校“一专业”录取人数占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小于%。上一本线的考生人数占报考一本学校的比例平均为67%,这一数值略低于理科。

“零”报考:北大地质学?报考录取现“双零”

记者梳理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交大、北京外国语大学、北科大、北师大、对外经贸、中国*法大学“十大”高校文科报考数据发现,文科中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治专业“无人问津”,而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不仅无人报考也无人录取,成为最大的冷门。

此外,在“零录取”方面,清华大学的五年制建筑类专业去年报名51人,但并未录取一人。此外,曾经最“热”的北大考古学,在北京也无人被录取。北大的哲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也没有北京生源被录取。

记者梳理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交大、北京外国语大学、北科大、北理工、北师大、对外经贸“十大”高校理科报考数据发现,理科中北大地质学和人大国际*治专业并不被北京考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