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周内肚子大得像孕妇,深圳医生巧手建通道 [复制链接]

1#
短短一周之内,肚子大得像怀孕七八个月的孕妇,大量腹水、大面积血栓、脾梗死……一名深圳女性面临生死考验,医院专家用创新手术冒险搭救,妙手仁心终于挽回患者生命。一周内大量肝腹水让她病情危急今年1月中旬,58岁的隋女士连日咳嗽,医院检查,被收入了呼吸科。住院期间,她的肚子迅猛变大,一周内鼓胀得像怀孕七八个月的孕妇。▲患者肚子鼓胀。感觉肚子都要炸了,肚皮被撑得好像用手指一戳就能捅出水来!隋女士说,自己7年前就被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平时服用利尿药控制腹水,效果挺好,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平日里她还是社区老人太极队的活跃分子。但这一次,大量腹水使她整个人都感觉很费劲,不仅行动不便,甚至连喘气都困难。期间,她发烧至39℃,腹部疼痛反复发作。主治医生为隋女士进行了全腹部CT检查,发现她脾动脉、腹腔内有广泛血栓形成,门静脉左支闭塞,腹盆腔有大量积液,伴有脾梗死。并发急性大量的门静脉血栓形成,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极易导致肠坏死而危及生命。医生建议隋医院,请全国消化病介入治疗知名专家、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徐龙手术。先行脾动静脉瘘封堵术减压肝硬化患者腹水大多是由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是国内外指南优先推荐的治疗手段。这个手术就是人体内的水利工程,医生通常利用介入手段,在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通道,以微创的方式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减少腹水的产生。但隋女士的情况有些特殊,合并脾梗死,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分支等均被血栓堵塞,无法开展常规TIPS分流术。消化内科集体讨论病情后,一致认为能够挽救隋女士生命的唯一措施,可能只有肝外门体分流术(TEPS)。这种术式由徐龙教授首创,并已经成功挽救数位濒危患者,手术难度在于支架跨度更大。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2月4日,徐龙为患者首先开展造影检查。但是,在检查时发现隋女士同时合并有脾动静脉瘘。正常情况下,脾动脉的血流经过脾脏,再由脾静脉流出,但隋女士脾动脉和脾静脉之间部分直接连通,血液直接从脾动脉流入脾静脉。这股不走寻常路的血流量大,且由于隋女士脾静脉压力过大,有瘤样扩张,血管壁较薄弱,容易有大出血风险。▲为患者查看情况。如果不封堵脾动静脉瘘管,那么脾动脉的血流仍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脾静脉,即使成功分流了门静脉的血流,门静脉增高的压力仍然不会降低。无效的体循环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患者心脏衰竭。徐龙决定先行脾动静脉瘘封堵术,于2月19日为隋女士开展脾动静脉瘘部分封堵减压术,成功地将弹簧圈送入瘘口处。超声科主任孙立涛复查彩超,提示脾动静脉瘘处的血流较前明显下降。肝外门体分流术建立分流通道成功地封堵了脾动静脉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隋女士的门静脉高压。由于隋女士不适用常规TIPS术,徐龙考虑尝试经肝外门体分流术,此项操作国内外都罕有,虽然医院消化内科曾有几例成功的病例,但由于隋女士血栓形成范围更广,若要将门静脉、体循环系统相连接,则支架的跨度会更长。▲患者已康复出院。3月1日,徐龙成功地将支架置于经肝下段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之间,连接了两条大血管,隋女士门静脉压力得以降低。术后,隋女士康复顺利,她的腹围从3月1日的93厘米缩小至3月16日的84厘米,目前已经出院。深圳晚报记者周倩通讯员王卓芬王琳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