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总有一碗粥,为你而温齐鲁晚报网 [复制链接]

1#

种景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听到这首童谣,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爷爷捋着胡须对我说过了腊八就快到年的情形。记得小时候是最期待腊八节的,因为爷爷煮的腊八粥特别好喝。腊八那一天,还没等我们起床的时候,爷爷已经赶完大集回到家了,只见他将买来的红豆、黑米、红豆、花生还有大枣等各种谷物用水泡着,浸泡半小时后用地锅煮一上午,各种谷物的香气会溢满整个厨房,对于年幼的我来说那个香甜的味道真是太记忆深刻了。终于等到腊八粥上桌,小小一碗的甜糯,丰盛的不行,每一勺都有不同的谷物口感,豆子绵软,银耳柔滑,核桃醇香,红枣甘甜,汇在一锅喜庆里,咽下的每一口都是热腾的幸福。

(图片选自网络)

爷爷总爱给我们将腊八粥由来的故事:传说,朱元璋年少的时候很穷苦,流落在街头要饭。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他找了处破庙来避风,又冷又饿的朱元璋发现,破庙的墙根下面有些粮食。他缓缓地走近一看,发现是老鼠洞,这才明白是老鼠偷得粮食拉了进来。这时朱元璋为了果腹,就从破庙里面的的老鼠洞里找到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几种五谷杂粮。然后用雪水将这些粮食熬成了粥,觉得非常美味。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自己年轻时受苦的那些日子,于是下令把腊月初八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与人一样,食物也有性格,有的张扬,有的内敛。我觉得腊八粥的性格是随和温暖的,一碗粥里,有各种米,各色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口感,但却能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不温不火,慢慢融入,收获糯香甘醇,滋味悠长。又到一年腊八,只是今年煮粥的人变成了我,而哼唱着腊八节童谣的变成了我的小人儿。时间它缓缓走过,裹挟着腊八粥香甜的味道,串起了四季更迭,也将这一碗粥的温暖一直储存在记忆里,流转着……

(微山农商银行种景)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