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稿费的故事文王金发在我的记忆里,一 [复制链接]

1#

稿费的故事

文/王金发

在我的记忆里,一个永远难忘的故事,那就是在八十年代,国家恢复稿酬制度。对付出脑力劳动,写成文字,在国家出版和广播电视部门,发表发布的文字作品给予一定报酬,鼓励其继续努力写作,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记得刚恢复发放稿酬那阵,县广播站针对稿件长短份量,发放的稿酬不是很丰厚,但写作者同行们,积极性都很高,干劲也大。

记得当时在原人民公社上班,每月工资不足三十元,满足生活需要。但是想要买本书看,就成了奢望。好在本人不吸烟,后来稿酬制度的恢复,我也有了一个想法,稿酬集起来,用来订阅刋物和购买书籍,"专款专用"。

从七十年代学写“东西“,深知水平有限,不敢往省市有关新闻单位发稿子,只为县级站供稿。到八十年代初,在有关老同事们的鼓励帮助下,才开始敢往上一级新闻部门及一些杂志供稿。稿酬也自然挣的多一些。现在,回想起来,从中央级层面,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健康报,中国少年报,人民公安消防报,中国民政,建设报等都有稿件发表。另外,在省级层面,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山东法制报,山东科技,农家生活杂志。还有潍坊日报,红领巾报等多家新闻杂志发表作品。

我用发表作品的稿酬,全部用来订阅购买了文学杂志与书籍。特别一些文学杂志,订阅的版本特别多。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小说月报,小说选刋,小小说,电影文学,大众电影,解放军文艺,山东文学,还有其它省份的文学期刋。还有新华社的新闻业务杂志等,订阅购买这些书籍,扩大视野,丰富知识面,写作更有劲了。

另外,每到年底的奖金也都用在了订阅刋物和购买书籍上了。

写作使我快乐,现在我仍然笔耕不辍,对订阅报刋杂志仍不失初心。感到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海洋,海纳百川,要坚持永恒。多年来,被县和潍坊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回想今日进步,与学习和坚持分不开,眼下己步入老年余生,要在有生之年,在知识的海洋里,奋斗晚年幸福快乐!继续写作,以此而娱悦身心,陶冶情操,健康身体,延年益寿!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爱心][微笑]

稿费的故事

壹点号艺雪泓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