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一片唱衰声中,纸媒引爆了一轮又一轮广告 [复制链接]

1#

越是纸媒的,可能越是互联网的。

纸媒已死的声音早就不绝于耳,但纸媒引爆了一轮又一轮广告营销炸弹,通过纸媒载体实现新媒体二次传播,已成品牌传播的一个方向。

通过这样的蝶化或许也是纸媒转型的一个方向。

01自媒体承包报纸头版

事件回顾:今年5月,“南宁圈”和“熊猫自媒体联盟”联手承包了《深圳晚报》头版。一个说“不懂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个广告”,另一个隔空对应:“我也不懂为什么。见楼上打了我也想打一个”。

入选理由:两个自媒体承包了纸媒头版引发造句热潮,有人盛赞《深圳晚报》转型的样本意义,甚至提升为一种“转型模式”,此举更是被解读为媒体融合和二次营销的经典案例。

02《济南时报》、《齐鲁晚报》高调表白

事件回顾:今年8月,《济南时报》和《齐鲁晚报》两家报纸在头版互推广告。《济南时报》头版广告为“欢迎征订年齐鲁晚报”,《齐鲁晚报》济南地区板块头版为“欢迎征订年济南时报”。

入选理由:新华社英文报道称,两家报纸的举动惊呆了各自的读者群,同时,两家报纸头版同框的照片在国内各大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有读者表示惊讶,这种合作“太罕见,也太难得”。

03顾太太寻夫启事

事件回顾:今年8月,部分报纸头版纷纷被“顾氏夫妇”包下。先是顾太太刊登整版“寻夫启事”大肆寻夫,次日,顾先生同样包下整版进行回应。

入选理由:该广告对社会性的话题进行公开声讨,嵌入传统的家庭价值观,通过顾太太和顾先生的回答引出相关品牌,呼吁全民重拾顾家意识。

04纠结体十城联动

事件回顾:今年11月,多家报纸上出现“纠结体”文案,如:“早睡是为了珍惜生命,晚睡是为了对得起生命”,“爱拼才会赢,平淡才是真”,“等。

入选理由:在纠结的时代,纠结体的传播不仅跨媒介,也跨区域,文案接地气的同时引发共鸣,有利功能品牌向社会品牌的转变。

05高考:我的天啊,我本来就是蝙蝠侠

事件回顾:今年高考前夕,一则封面广告——一条呆萌的小*狗,看着地上的影子,发出惊叹——“我的天啊,我居然是蝙蝠侠!”

入选理由:一只小狗的代入让人忍俊不禁,为高考学子打气的同时,也加强了品牌曝光,趣味性极强。

06九城联动齐为“广州式过年”

事件回顾:年1月(也算是年,毕竟春节还没过)8个城市主流媒体“合体”组成一封邀请函:广州过年,花城看花。

入选理由: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这种大阵仗和有创意的玩法点燃社交媒体的热度,对于推介广州具有很好的作用。

07Mr.梧和Miss桐的故事

事件回顾:今年8月,《大河报》的头版登出了“此版广告被Mr.梧买断了”、“此版广告被Miss桐买断了”的悬念广告。

入选理由:Mr.梧和Miss桐悬念广告通过两个亲密的人互动吊足胃口,无任何说明、标识、电话等信息让人找不到任何线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极具话题性。

08低调体、好想体

事件回顾:今年7月,深圳晚报和东方网联合推出文案,文案中两个系列“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调”与“好好想有个人天天陪我吃早餐”一时间在网上刷屏。

入选理由:如之前的”甄嬛体“和”陈欧体“,低调体和好想体一时间引起朋友圈造句,从“不懂体”到“低调体”,从阿里钉钉到腾讯QQ,深圳晚报头版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创意广告正成为“深晚”一个闪闪发光的当红品牌。

09方太猜字游戏

事件回顾:从5月30日至6月1日,方太在《京华时报》连续打了3天的整版广告,分别打出3个自创的生僻字,并附上悬念口号:怎么念?

入选理由:6月2日,方太在报纸上公布答案。这组海报其实是方太为6月7日的新品发布会造势。方太将三款产品的核心卖点用偏旁部首来替代,再组成新的“字”来让读者猜谜。相比一般悬疑广告,趣味性和传播性更强。

在这个碎片化时代,品牌曝光的难度备受考验。

不难看出,纸媒的创意广告在版面上极具冲击力、在文案上极具网感,利用热点事件和寻常生活事件,设计鲜活的人物进行场景化搭建,与用户互动,巧妙结合营销。

虽然引来削弱纸媒权威的质疑,但是纸媒作为引爆营销的炸弹,进而在新媒体形成话题传播的长尾,不失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一次良性互动。

-END-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