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戚云雷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止感染、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手段。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8日24时,济南市天桥区疫苗接种总数达60.61万剂,单日接种数突破1.68万剂……这两个数字的背后,凝聚着广大医护工作者的担当和坚守,浓缩着疫苗接种所有人员的努力与汗水,更承载着天桥区千家万户的“健康梦”。
流动接种车接种场景
准备工作在夜幕中悄然开始
天桥区的疫苗接种准备工作一般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了。
20:00,疫苗接种结束后,天桥区疾控中心通过省平台掌握全区各接种点实时接种情况,并根据各接种点的库存及接种能力制定配送计划。计划完成后,工作人员联系济南市指定疫苗配送机构,确认配送事项,送苗随即开始。
市指定疫苗配送机构开始给各个接种点送苗
21:00左右,辖区内19个常规接种点、5个临时接种点以及3个流动接种车开始陆续收到疫苗。一直到23点甚至凌晨1点,配额疫苗全部运抵接种点,每一支疫苗配送旅程到达终点。
疫苗到达接种点
次日早晨7:30,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已基本就位,准备工作已然开始:检查接种设备、更换防护服……预检组、接种组、医疗保障组、信息维护组、物资调配组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此时,前往北园的流动接种车已到达接种点。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安装遮阳伞遮阳蓬、摆放桌椅、拉起隔离带,动作迅速、井然有序,准备迎接随之而来的接种人群。
流动接种车准备完毕,群众在候种区等待
疫苗接种是早八点到晚八点的连轴转
早上7:50,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的遮阳蓬已有几十人排队等待。该遮阳蓬经过一下午紧张搭建而成,在炎热的夏季,为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遮阳避雨,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搭建遮阳蓬
时针刚到8:00,市立四院临时接种点第一位接种群众就来到了预检台。预检台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刨根问底,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在签完承诺书后,接种群众在指引下来到了登记台,登记台人员娴熟地核对身份证、了解人员健康状况、打印疫苗接种凭证,一刻也停不下来。随即,接种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核对接种人信息、拿疫苗、扫接种码、消*、接种,一套动作下来要挥动手臂15次,看起来是小事一桩,然而一天12个小时的无数次挥臂接种,从酸胀到麻木再到酸疼,挥动的是手臂,托起的是全民免疫的“健康屏障”。
预检台工作人员做好咨询工作
接种群众在登记台进行登记
群众在接种新冠疫苗
8:05,第一位接种群众接种完毕。引导人员引导至留观区:“在留观区观察30分钟,回去后注意休息、不要喝酒、熬夜,多喝热水,有任何不适及时向医生示意,四周后过来接种第二针……”。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引导人员,在看到留观室的接种群众收拾随身物品准备离开时,忙上前引导其从出口离开。天桥区各个接种点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设置,入口、出口严格区分,流程单向流动,避免交叉往返。
9:30左右,流动接种车上的宣传人员在为居民答疑解惑、科普疫苗知识时,北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扫楼入户宣传。通过扫街、扫楼、扫户,精准排查、深入挖潜,建立起小区、单元楼、单位人员接种情况台账,引导未接种的群众及时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入户宣传疫苗接种
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疫苗接种宣传文件
中午12:00左右,正是午饭时间。仍有群众陆陆续续前来接种,山大二院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也依然坚守岗位,开始分批吃饭,快速吃完后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中午时分,接种工作仍在进行中
下午3:00,烈日炎炎似火烧,桑梓店卫生院接种点迎来了疫苗接种专班的督导检查。自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天桥区委区*府主要领导、疫苗接种专班多次到现场进行督导,对各街道组织发动、宣传引导、预约登记等情况进行详细指导,将问题在一线解决、症结在一线疏通,有力推动了疫苗接种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天桥区委书记韩伟督导疫苗接种工作
天桥区区长亓伟督导医院临时接种点疫苗接种工作
18:30,大部分人都已下班或在下班的路上,堤口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迎来一波接种人群,他们是大润发超市的工作人员。为方便重点区域集体前来接种疫苗,各街道办事处开动脑筋、创新方式,开通大型商超“新冠疫苗接种专车”运行服务,极大方便了重点区域人群的接种需求。
晚上,仍有群众前来接种疫苗
晚上的宝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然灯火通明。20:00,当日接种任务圆满完成,接种点的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最后的统计和扫尾工作。接种点负责人员查看疫苗接种系统,完成库存对账、数据报表等工作;接种组组长开始统计每个工位接种数,对第二天接种排班进行调整。
正常情况下,20:30,忙碌了一天的省立三院临时接种点工作人员揉揉酸疼的手臂、补充白天欠缺的水分,正式关灯下班。走出门外,已是星河璀璨、万家灯火。但自3月31日以来,天桥区所有一线接种人员、预检、登记、引导、医疗保障人员开启“5+2”“白+黑”接种模式。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从早到晚,顾不上家庭、放弃节假日,不是不苦、也不是不累,只是心存大爱,只为“更快、更安全地建立起人民群众的免疫屏障”,支撑他们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下班时,济南已是万家灯火
“十二时辰”高效运转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疫苗接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允许有一点马虎、松懈。其高效运转的背后,有前方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战,更有庞大的组织体系和幕后工作人员在默默奉献、全程推动,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共筑群体免疫屏障。
天桥区副区长李向峰督导疫苗接种工作
组织保障体系再完善。为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天桥区成立了由区*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从区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疫苗接种工作专班,制定《天桥区新冠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实行各街道驻接种点工作制度……在疫苗接种全局中,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做好组织发动、疫苗供应、后勤保障、经费落实等工作,有力推动疫苗接种工作责任落实。
天桥区举行新冠疫苗接种综合技术培训班
疫苗接种能力再提升。随着群众疫苗接种意愿的不断高涨,天桥区快速应对、积极响应,在原有19家常规接种门诊的基础上,增设了山大二院、省立三院、山一大三院、医院、官扎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临时接种点和7个流动接种队储备应急使用,可满足每日接种需求。同时做好专业人员储备,共组织“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综合技术培训班”6期,累及培训考核合格人数达到人,为接种单位提供了充足的人员保障。
天桥区卫健局领导班子成员督导疫苗接种工作
督导调度力度再强化。天桥区卫健局领导班子多次带队深入街道社区和新冠疫苗接种点调研督导,详细了解辖区疫苗接种进度,询问接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多次召开疫苗接种工作调度会、推进会,现场研究制定推进措施,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取得实效。疫苗接种工作专班充分协调调度职责,每两小时调度疫苗接种情况,每日对各街道接种情况进行汇总通报;利用工作群,随时下发疫苗库存、配送情况及工作要求,便于街道及时调整工作。
工作人员在居民楼张贴《致天桥区居民的一封信》
组织宣传动员再深入。印发《新冠肺炎疫苗知情告知书》近30万份、《致天桥区居民的一封信》15万份,利用宣传栏、电子屏、横幅标语,加强疫苗接种前期的宣传发动。医院专家深入基层科普疫苗知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