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杂文让清明节多一些气清景明成都晚报
TUhjnbcbe - 2023/7/26 20:26:00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49764.html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49764.html

○雷泓霈(职员)

关于清明节,《历书》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此可见,注重“清”“明”,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今天的我们,也应该让清明节多一些气清景明。

让“代人扫墓”走开,让祭奠仪式保持气清景明。清明祭奠,就是要祭祖拜宗,追思先人。所以,这个祭奠必须有一定的仪式感,表情严肃,态度虔诚。只有祭奠仪式充满了肃穆、严谨,清明的文化目的才能深入人心:传播家庭认同感,维系家庭凝聚力,强化根脉意识。《论语》有:“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进行祭祀,不能找别人替代,否则是对祖先大不敬,也在强调祭奠仪式要有虔诚和肃穆感。所以,“代人扫墓”之类的庸俗化活动就不要了,毕竟,“代人扫墓”的商业化运作再精细、再真诚,也终归是一种木偶式的虚假表演,是一种空洞的文化躯壳。

让“奇葩祭品”走开,让祭奠情感保持气清景明。祭奠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祭奠先人的同时,更通过这种直面死亡和伤痛,得到向死而生的精神升华,得到厚重的精神继承,以及传统文化的反哺。这也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站在历史和先人的肩膀上,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智慧启迪,以期走得更远。所以,花哨的护照、房产证、名牌服装、私人飞机等“奇葩祭品”就不要了,虽然这种所谓的祭品有所谓的新潮味,却缺乏最起码的情感真诚,和传统文化、公序良俗不合拍,更和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格格不入。

让陈规陋习走开,让祭奠形式保持气清景明。源于周代的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存留下来的惯性做法就多,而有些做法和当下社会已经格格不入,比如动辄大烧纸钱冥物,互相攀比讲排场等,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要让祭奠形式保持气清景明,多实施移风易俗,多倡导文明健康、干净、祥和的祭奠方式,通过“互联网+祭奠”等数字化方式完成扫墓,通过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等,将感恩的心、思念的情,融入到清明祭奠中,既避免了环境污染、铺张浪费,又促进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显然更符合清明节的精神内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杂文让清明节多一些气清景明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