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徐玉芹实习生任晓旬唐谢静
“这一届参赛的短视频作品在表现手法和视觉呈现方面比前两届都有很大提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东省新闻社会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寻找山东最美大学校园”微视频/摄影大赛征稿结束,12月10日下午两点至七点半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唐锡光教授等五位评审专家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观看、点评、打分,最终,61件微视频作品、52件摄影作品从近千件投稿中脱颖而出。
第三届大赛引导青年学生“爱劳动”
11月初,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第三届“寻找山东最美大学校园”微视频/摄影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继续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共同举办。本届大赛以教育部年7月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背景,主题定位“爱劳动”,旨在呈现我省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所作探索,引导大学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与去年不同的是,本届大赛除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紧扣主题,导向正确之外,还要求作品突出故事性,讲述与劳动有关的故事,展现劳动之美。而摄影作品也取消了对摄像器材的限定,只对作品质量提要求。也就是说,今年手机拍摄的作品也有参赛资格。刘*说,现在手机摄像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一样能够拍摄出好的作品,“英雄不问出处”。
大赛启动后,得到了省内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高校师生投来大量优秀作品。到12月5日24时投稿截止,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省61所高校的近千件作品。无论是参与高校还是投稿数量,都远超过去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寻找山东最美大学校园”微视频/摄影大赛自第二届在微视频征稿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影作品,当年收到大量摄影作品投稿,而且摄影作品数量大幅超过微视频。到了今年的第三届,微视频作品占比有了大幅提高。近千件投稿中,微视频作品占到近三分之二。不仅如此,微视频作品的质量也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又有提高。
告别青涩,作品质量一年更比一年高
12月10日下午两点至七点半,在大众传媒大厦28楼会议室,大赛评审工作紧张进行中。
电子显示屏上,通过初审的微视频/摄影作品逐一播放,五位评审专家,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唐锡光教授,山东省教育厅新闻中心副主任王占波,山东工艺美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田金良教授,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白雪老师,以及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鲁晚报图片新闻中心主任刘*紧盯屏幕,认真观看每一件作品,交流,点评,然后在打分表上给出自己认可的分数。
评审开始前,主持人向专家介绍评审规则。张中摄
专家评审现场,准备开始。张中摄
评委们正在专注观看作品。张中摄
在评审过程中,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鲁晚报图片新闻中心主任刘*感慨道,本届大赛的微视频作品在表现手法和视觉呈现方面比前两届都有了很大提高,告别了当初的青涩,涌现了不少创意妙、拍摄美、剪辑佳的作品。“像山东大学《守艺·匠心》、青岛大学《平凡不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大微光-绿色守护者》等,都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田金良教授也表示,整体感觉本届大赛作品的表达主题突出,视角丰富,艺术感强,充满诚意,同学们在认真地用影像记录校园里发生的与劳动有关的故事。视觉效果较好,技术运用合理,镜头语言和剪辑节奏把控良好。“同样是呈现类的作品,有些运用了多机位镜头、景别、色彩的切换,增强了观看者的视觉满足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评审专家一致表示,本届大赛定位于“爱劳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拍摄微视频、摄影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