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台雪超李珍梅宋祖锋
2月22日,一则“青岛市发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通报打破了宁静的生活,之后市北区、*岛区、莱西市相继出现疫情。青岛迅速展开封闭管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全力以赴阻断传播链条,凝聚全民力量抗击疫情。
3月4日晚间,莱西七中学生在教室里穿好隔离服,准备连夜隔离。
镜头一:清晨打来“报警”电话,抗疫战斗猛然打响
这段时间以来,青岛的迟女士每天打开手机刷新疫情通报,“开始是有点担心,*府每天及时发布信息,部门动作非常快,该管控的人员和区域都管控起来了,就放心了。我们自觉做好防护,不给*府添乱,这也算做点贡献。”迟女士的信心,一方面源于权威信息公布的及时、持续,更源于青岛市应对疫情的快速出击、精准施策、科学部署与全面防控。
2月21日凌晨,市北区一居民从武汉返青后做核酸检测,2月22日早上,结果显示阳性。早5点,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姜法春接到这个紧急电话,神经立刻绷紧起来。疫情期间,姜法春对电话铃声相当敏感,因为作为青岛抗击疫情“尖刀班”成员,他要24小时待命排查、追踪疫情。
青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动数十只流调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时间紧迫,排查、检测、隔离同步进行,4小时初次流调报告形成,5小时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被追踪管控,封控、消杀小区、单元楼,用“青岛速度”正面迎击突如其来的疫情。
3月1日,*岛区在重点人群例行核酸检测中主动筛查发现1例新冠病*阳性感染者,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4名确诊病例相关情况,2日0时首次将病例所在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青岛市民发现自己的行程卡带*了。
3月4日,医院发热门诊筛查发现3例确诊病例,均为莱西七中的学生。这天是周五,学校全体师生全部留校,到当晚8点全体进行完两次核酸检测。在医护人员的示范下穿戴防护服,千余名师生连夜集中隔离。
莱西当地医务人员连夜开展核酸检测
疫情就是命令,从3月5日到9日,莱西市组织三场全员核酸检测,织密疫情防控网,确保新增阳性出现在管控区域里;召开了六场发布会,及时通报最新疫情信息、回应老百姓关心热点问题、解读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迅速增多的原因,告知市民“主风险源已切断”、“生活物资充足、隔离师生教育教学活动有序”;科学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截止到3月6日,青岛市安排8医院组建了14支约人的医疗救治团队,启用2医院,改建间救治病房,10个急救车组待命转运,3月9医院用于集中收治患者。青岛市医疗物资储备充足,诊疗力量充沛。
面对疫情,开展核酸检测是有效阻断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为满足市民核酸检测“愿检尽检”需求,青岛市卫健委发布了83家提供采样和检测服务的机构信息,供市民查询使用。许多市民积极主动前去检测,配合有序采样。“我已经主动做过两次核酸检测了。”市民张先生说,“我认为主动检测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做一下咱自己心里也踏实。”
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法春表示,此次疫情病例中无一例重症,并且很多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与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有关。姜法春曾在年疫情期间连续40多天没时间回家,每天超负荷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至少打通电话调度疾控系统疫情防控队伍,每天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与时间赛跑,与病*较量,筑牢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最近,他的身影又不断出现在*岛、莱西的新闻发会上,“青岛市民的素养真的非常高,这也是我们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的原因之一,市民配合,全青岛才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防控的高墙才不容易被打破。”姜法春说。
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开始,许许多多的*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等都站在第一线、最前沿,后方市民也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