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产业规划用地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了“新型产业用地(MO)”的概念,用以支持新型产业项目发展,为创新型企业项目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提供用地保障。
5月21日,记者从市北区获悉,主城区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O)”落地项目选址德兴路29号,位于规划打造的千亩数字科技大道内,计划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我们参照深圳、成都、苏州等城市的经验做法,去年就有了在工业土地性质的基础上,让‘工业上楼’的设想,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打造都市产业综合体。”青岛国人集团副总经理翁继承高兴地说,本月《关于加强新型产业规划用地管理的通知》的发布与他们的想法一拍即合,无形中会助力德兴路29号的主城区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O)”落地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德兴路29号已完成规划方案初步设计。翁继承介绍,建成后的这座都市工业楼宇总层高为20层,建筑高度在米至米之间,为提高空间利用率,建筑容积率约为6.0。按照计划,一楼将引入物流企业,用于物流仓储;三座塔楼分别用于企业研发、商务办公和商业住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并为员工生活住宿提供便利。翁继承介绍,该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建成后将对外租售,青岛国人集团将自持50%,引入高新技术企业。
德兴路29号的新尝试是千亩数字科技大道的亮点之一。记者从市北区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管委会获悉,千亩数字科技大道位于重庆南路(德丰路至常宁路)两侧,占地面积约亩,规划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商务商业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约占总建筑面积78%。该片区将重点围绕工业赋能板块、数字经济板块、消费新经济板块和青年创新创业板块,依托德兴路29号等都市工业楼宇、科研楼宇和商务办公楼宇,与首创集团合作,将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在项目中复制、提升;与鹏程实验室合作,打造集开发、测试、对抗、展示等于一体的网络安全产业基地;与深圳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中小试基地。另外,与猪八戒网、中关村e谷、西门子等平台企业合作,承接北上广深溢出产业和延伸产业,着力打造集成数字经济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中德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赋能中心等特色园区。目前,头部企业首创集团已完成项目产业策划方案和空间规划初步设计;启动区中海寰宇天下E地块已开工建设;德兴路29号已完成规划方案初步设计;与中关村e谷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待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亿元,年税收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人。
(来源:青岛晚报)
猜你喜欢
原标题:《打造主城区首座“工业上楼”市北区规划千亩数字科技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