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深晚报道作风举措够硬,防疫墙才够牢
TUhjnbcbe - 2024/3/14 16:00:00

2月25日,是龙华区大浪街道*工委书记张雄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第35天。

这一天还是如往常一样,利用早餐时间,张雄汉把当前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存在困难、解决方案等事项,与各社区第一书记一一对接沟通,随即动身前往社区现场。打卡小区测温点、检验城中村围合状态、巡查防疫防控宣传情况……张雄汉和他的同事们步履匆匆。

大浪街道是龙华区最大的街道,辖区面积37.84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其中户籍人口仅2.5万人。如此大的人口流动性,张雄汉和他的同事们能否筑起一道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防疫墙?

大浪街道辖区内有67个城中村,是典型的以城中村为主体建筑的街道,面对城中村出入口多且遍布于街道各处的现状,张雄汉和他的同事们又要怎样才能做到疏而不漏?

大浪街道作为原特区外工业定位的街道,辖区内有工业园区个,工业企业超过家,随着复工复产高峰到来,大浪街道怎样才能做到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

事实上,三十多天的奋战,大浪街道筑起了一道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保持着零确诊、零阳性、零疑似纪录!作风举措够硬,防疫墙才够牢!张雄汉一句话为我们解答了以上疑问。

硬责任

第一时间建立指挥体系科学划分*员责任田

1月21日,大浪街道就进入了战时状态,率先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张雄汉任街道总指挥。街道下辖7个社区,设置7个战区,街道7位处级干部担任抗疫期第一书记,实行战区负责制,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指挥部成立综合信息组、疫情防控组、企业服务组、物资保障组等9个功能组,通过战区全覆盖的同时,以功能组贯通垂直化管理、服务,最大化激发战时效率。

关键时刻,*员冲锋在前。疫情防控攻坚,大浪街道先后派出*员突击队共5批人奔赴一线,把*旗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张雄汉带头发起守夜人行动,身先士卒到一线卡口测温、扫码登记,大浪街道*员群众齐上阵,同心协力守护家园。

▲张雄汉(左一)到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检查指导复工复产工作。

硬作风

48小时连轴转完成所有城中村围合工作

2月1日,同胜社区的清晨在一次紧急施工中被唤醒了。三合社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和*员志愿者们,搬来一块块建筑挡板,对社区城中村的围挡进行更换、加固。

作为龙华区最大的街道,大浪街道人口约65万,绝大部分为外来建设者。除龙平社区外,其他社区都是以城中村为主体。区域面积大、外来人口多、城中村众多,这给大浪街道这场战疫增添了更多硬骨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张雄汉意识到,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先啃下城中村围合管理这块硬骨头。

48小时内,完成辖区所有城中村的围合工作!张雄汉下达了一个硬指标,67个城中村,48小时,这无疑是在和时间赛跑。为了抓紧筑牢防疫墙,张雄汉直接把指挥部前移到一线,率领团队往来奔波于数十个城中村之间,与基层一线人员肩并肩战斗在一起。劲使到了一处,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是结出了果实。2月2日,大浪街道所有城中村完成围合,围合总长度39公里。

与此同时,辖区个测温点也随即启动,机关、社区、企业人上阵,实行24小时三班倒值守,在城中村筑起了铜墙铁壁。

硬举措

在全市率先提出分类管理法,实现差异化防控

大浪街道人口基数大,外来人口多,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大批人员返深。

张雄汉深知:必须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人员管理办法,追踪了解到每一位居民的实际情况。

2月6日,大浪街道在全市率先推出红*蓝绿分类管理法,以四种颜色标记四类人群:红色代表症状异常、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对他们须采取一人一档,三位一体小组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晚报道作风举措够硬,防疫墙才够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