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秋季学期入学高一新生接受高考改革挑战人
TUhjnbcbe - 2024/5/18 10:33:00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_教育」秋季学期入学高一新生接受高考改革挑战记者带你了解新方案5大变化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侧重培养“终身学习者”南宁晚报记者黄颖佟镝实习生陈迎男刘玉茹今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广西高一新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年起,广西的高考将按照“3+1+2”模式进行。考试科目包括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任选1门),不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1”指考生从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任选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年起,广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新高一的教材内容有何不同,在上课形式和重点方面有何区别,学校根据新方案做了哪些积极探索,教学教育重点是否有所改变?变化1教材内容 将学科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对于新高一的教材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上课形式是否有所改变等热点话题,南宁市第一中学英语老师黄庆芬介绍,新课程主要目标为立德树人,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根据课程的标准去改变,在总体的教学上会增加一些研学旅行、生涯规划、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会从传统模式转变为走班制、个性化选课。这就要求突出各个学科的育人价值,所以在学科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学校做了相应的调整。在课程内容这一方面,突出结构化、核心性和生活化,充分发挥课程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撑作用。具体而言,教材内容会更注重帮助学生建构宏观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帮助学生重点掌握学科思想和核心知识。课程内容还会融入现实生活,并反映学科知识的意义。以英语学科为例,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标准提出六大课程内容,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同时还提出培养英语学科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新教材内容与旧教材内容相比,语篇类型更加多样化,语篇内容的80%发生了改变,只保留了旧教材20%左右的内容。在单元板块构成上也有所调整,必修课程更注重“听”和“说”,每个单元在必修部分增加了一个课时,练习册部分也有相应增加,选择性必修课程“听”和“说”的比重会有所下降,在高考要求这方面更注重“读”和“写”,“写”这一方面更加突出,分值大概在40分。“高一教材编排理念和以往不一样。”南宁四中五象凤凰校区高一年级教学主管、物理老师梁俊玲说,每个学科教材都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核心素养来开展。变化2课程结构 每学科都设有必修课等3种课程高考改革后,每个学科都有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学生修完必修课程之后达到一定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的可以高中毕业。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之上修习的课程,学生修完选择性必修课程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的可以参加高考。选修课程主要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一方面可为学生以后学习明确指导方向,展示某个学科的才能,发展这一学科兴趣;另一方面可为大学自主招生做参照。黄庆芬老师介绍,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在各个科目上各有侧重点,必修课能帮助学生达到学考水平,选择性必修课程修完之后就可以参加高考,如果不在这个学科上进行专业性发展,学生可以不学选修课程。如果想继续学选修课程,不同的科目选修课程侧重点也不同,例如英语是侧重基础性,即语法、写作等,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英语诗歌创作、英语戏剧表演。除了学校设置的校本课程属于选修课程,还有3本国家课程设置的选修课,这属于提高类选修课程。课改以来,南宁一中各个学科都开设有校本课程的选修课,在每周四下午第八九节课,一个学期8个课时左右,这个课程作为校本课程选修课的一部分会算入学分。例如英语学科开设过看电影学英语、听英文歌曲学英语、用英语讲南宁故事等。变化3课堂教学 从“填鸭式”教学往“民主型”转变“高一教师在上课形式和侧重点方面也有所不同。”梁俊玲老师说,以前的教学重在教学结果及知识的应用,现在的教学重在知识的获得过程。如果用建房子来比喻,那么以前的学习就像是垒砖式学习,一块砖一块砖地垒起来,垒完之后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的。现在的课堂更注重先知道房子的整体结构,然后学习需要怎样的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才能达到学习目标,再进行应用、迁移和创新。黄庆芬老师对课堂教学实践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因为课标要求重点改变了,注重“立德树人,学科素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上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改变,“填鸭式”“跟随式”教学应该往“民主型”“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的学习结合体”转变;二是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季学期入学高一新生接受高考改革挑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