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海湾,惊涛拍岸
孤帆远影,敢为人先
这是一片被诗人田地称作“南方以南”的热土
年8月2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40年,翻天覆地
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
崛起成为一座
拥有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今天
年8月26日,我们迎来了
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
深圳,敢为人先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设立的经济特区,浓缩着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时代的精华。
敢于打破思想、理念的禁锢,深圳成功走出了一条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改革开放的大道。
图源:新京报评论
在这里,率先实行聘用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工程招标;
在这里,敲响了土地拍卖的“第一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在这里,分配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等迈出第一步
(轻纱笼罩新城深圳晚报摄影:阮煜)
在诸多的“第一”、“率先”突破中,深圳培育了中国市场经济的雏形,在人事、土地、住房、科技、金融、外贸等领域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突破,为全国改革开放与创新的突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试验田和急先锋的作用。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热土
40年前,“开山炮”在蛇口响彻云霄
改革开放的东风来了
图源:图虫()
从蛇口、罗湖到“特区中的特区”前海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图源:百度搜索
从敢闯敢试到先行示范
深圳从未止步
深圳,是创新创业的高地
创新的基因融在深圳的血脉里
从特区建立之初仅有的两名工程师
图源:摄图网()
到如今每万人口拥有.3件发明专利
华为、腾讯、中兴、大疆……
创新写在城市的旗帜上
(华为坂田基地)
深圳,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
深圳,下辖9个区、一个新区、一个特别合作区,总面积.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万。
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这里,是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图源:图虫创意()
这里,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这里,有浩瀚的海,深圳坐拥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超过.5公里的海岸线,扼南粤海外交通要冲,拥得天独厚海洋资源。
(梅沙踏浪深圳晚报摄影:邓飞)
在深圳,中国梦有了具体的模样
在不同机构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中,深圳总是名列前茅。
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了。
99.92%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4.0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理,在深圳,足不出户、凭一部电子设备,你就能解决很多事,比如车驾管、人社、公积金、户政......
图源:图虫创意()
休闲好去处越来越广泛了。
从小梅沙、大梅沙,到现在的大鹏半岛、深圳湾公园、盐田海滨栈道......这些地方不仅提供了休闲好去处,也装扮了深圳这座城。
图源:本地宝小培
绿化越来越好了。
深圳作为千园之城,去年深圳的绿化覆盖率达45%,森林覆盖率达40%,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
年,深圳还将实现森林覆盖率达50%的目标。
图源:本地宝小培
地标建筑越来越多了。
从以前的国贸大厦、地王大厦,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京基百纳、平安大厦、中国华润大厦(春笋)......这些地标建筑,见证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天际线的不断刷新。
乘车穿行在深圳的马路时,你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潜力。
(深圳晚报摄影:赵青)
腾飞吧,深圳!
深圳高效快捷的网上办事能力、全国名列前茅的发展速度和机遇、整洁靓丽的城市街道......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里。
(深圳人才公园灯光秀深圳晚报摄影:张秋雄)
40年间,深圳,用自己的加速度腾飞和高质量发展,向世界证明了经济特区的强劲动力。
特区不惑之年,前行的脚步依然铿锵、创新的动力依然澎湃,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不断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
(蓝衣罗裙一色裁摄影:阮煜)
先行示范,再创奇迹。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向创新湾区迈进,深圳正携手港澳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城市。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圳,再出发……
深圳特区,40周年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