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太酷了近1400件档案文献串起燃情特
TUhjnbcbe - 2024/8/22 22:50:00

四十余载风雨兼程,从坐落在南海边的边陲小镇成长为如今的国际化都市,深圳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城市化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为全面呈现深圳经济特区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献礼建党百年。5月10日,由深圳市档案局、深圳市档案馆主办的《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档案文献展》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共展出文件、图片、实物、视频等档案资料近件,用档案文献串联起别样“特区记忆”,让市民一览波澜壮阔的“深圳篇章”。

展览采用了大量珍贵档案资料,再现经济特区建设历史场景。

历时1年系统梳理特区档案文献

记者获悉,本次展览从前期策划、资料梳理、档案征集、脚本撰写到内容设计、展厅搭建等环节,历时一年之久。策展团队从众多历史文献中逐一甄别,结合特区发展历史,系统全面梳理匹配,最终通过声、光、电、实物等多样化展示方式,将特区历史翔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展览内容策划和主创人员之一、深圳晚报创意策划中心主任孙霞介绍说,深圳晚报彰显媒体优势,密切配合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征集第一手珍贵档案文献和藏品,并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挖掘了大量历史资料。

展览内容主创团队驻点市档案馆数月,与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一道,通过邀请专家召开主题研讨会、现场调阅档案资料、查阅相关资料核实史实、采访历史亲历者等方式,不断充实和提升展览内容,先后形成十余版展览脚本,在完善展览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展览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全方位展现40多年发展辉煌历程

走进展厅,观众彷佛踏入特区发展的时空长廊。从改革开放前的宝安县,到特区的由来、对外开放,再到深圳全方位全面发展,新时代“双区”建设,深圳再次屹立改革潮头,特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重要节点清晰直观地展现在眼前。

据悉,本次展览共分序厅“历史选择了深圳”和主厅“艰难破冰锐意改革”“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大鹏展翅辉煌蝶变”“先行示范谱写新篇”四个部分,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

市民应邀参观“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档案文献展”。

其中,序厅“历史选择了深圳”介绍了在改革开放大历史背景下,深圳如何在全国众多区域中脱颖而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历史选择,以一手珍贵档案资料还原了深圳建市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来龙去脉,为特区建设发展刻画出了清晰的历史坐标。

展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则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方面展现特区初创时期的发展情况。第一部分“艰难破冰、锐意改革”讲述了特区建立初期在制度改革、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创举。第二部分“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着重展示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早期对外合作、“三来一补”及重大合作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成果。

第三部分以“大鹏展翅、辉煌蝶变”为主题,从经济发展、科创先锋、法治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对口帮扶和党建引领等9个方面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发展成就。

第四部分“先行示范、谱写新篇”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肩负新的历史定位和使命,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奋力进行“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

展览精彩看点

展览中首次公布的档案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年习仲勋同志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职文件”“年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建制的报告”“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决议”“年国务院《关于改革深圳市银行体制问题的批复》”等档案,均为首次在深圳展出。

聆听展品背后的故事,了解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史。

首次以档案文献方式

系统呈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

本次展览是深圳市档案馆系统梳理馆藏档案,首次以档案文献展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史,旨在向市民打开“档案库”,通过第一手文献资料,向观众还原历史事实,总结特区建设发展经验,传承特区精神,激发广大市民为特区建设再立新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办展

本次展览,市档案局、市档案馆通过与深圳晚报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展,为展览提供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自年4月份起,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档案资料征集,共收到90位市民捐赠的档案资料件,同时定向征集到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档案资料件,有力支撑了展览内容,勾起市民生活记忆。

原创内容活化档案文献

“让历史活起来”是学习历史传承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本次展览以此为着力点,从策划之初就力争还原更多历史场景,带观众走进历史现场,活化档案文献来强化市民记忆。展览通过筛选重要历史事件,采访亲历者,形成文字稿件,并邀请专业配音进行录制,观众在参展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酷了近1400件档案文献串起燃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