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妈妈抱着8个月大的我来到深圳,与国贸大厦合影,30多年后,我和孩子又在同一地方拍摄了照片。”翻看30余年前的老照片,常萍的心中满是感慨。时光飞逝,她的家庭与特区一起成长,在深圳谱写属于自己的家庭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两万基建工程兵挥师南下深圳
建设经济特区
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
离不开“拓荒牛”们的
辛勤建设与艰苦拼搏
常萍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
年,为了和丈夫团聚
常萍的母亲带着八个月大的她
从老家移居深圳经济特区
在创造出“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前
常萍的母亲花了十块钱
让路边的摊贩拍下了这张照片
将初来深圳的她们定格在相纸上
▲年,常萍的母亲和她在国贸大厦前留影
那一年
被誉为深圳电影市场“晴雨表”的南国影院
刚刚建成
常萍一家人就住在附近
幼年时,母亲常带着常萍到那里玩耍
南国影城前的小广场上有很多港商往来
他们的孩子身上总有些时髦的玩意儿
常萍的妈妈见了
总会上前询问东西是从哪里买来的
再给她也捎上一个
“有时是漂亮的头花,有时是精美的书籍。”妈妈无声而温润的爱意,从送给孩子的精美的礼物里就能看到。
常萍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与父母不同,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常萍同人交流时能操一口流利的粤语,这点让家人很欣慰。但不论是讲一口山东腔普通话的常萍父母还是她本人,都没有阻碍地融入了深圳的城市生活。提起这一点,常萍感叹道:“在深圳,不论你从哪里来,都能听见乡音,异乡和故乡很难分。我想,正如那句歌词所说的一样‘来了就是深圳人’。”
毕业工作后,常萍与来深圳发展打拼的丈夫组建家庭,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生下女儿以后,看着皱皱巴巴还没长开的婴孩,她向母亲说:“这样一个小宝宝,我要熬到什么时候呢?”而母亲只是回答她:“孩子很快就会长大。”
▲常萍和孩子在国贸大厦前留影
真正理解母亲这句话是在路过国贸大厦的时候,常萍的丈夫为她拍下自己抱着女儿的合影。对比30年前母亲请人拍下的老照片,常萍感慨时光飞逝,母亲带她来到深圳的时候,自己也正是女儿这般年纪,“如今昔日的小女孩已为人母,而特区的发展更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两张新老照片,常萍动情地表示:“岁月如歌,父母的辛勤奋斗、我们的青春成长都与深圳相互见证。未来,愿鹏城继续腾飞!”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40年风云巨变
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在斗转星移间拔地而起
而深圳也创下了无数为人赞叹的“深圳奇迹”
深圳市妇联携手深圳晚报
推出“i的时光——‘最美家庭’影像家谱”
征集活动
向全城家庭征集
属于深圳人的家庭故事和影像家谱
目前,社会各界持续积极响应
而征集也仍在进行中
这么暖心的活动
要怎么参与呢?
赶紧来看看吧
征集对象:
全市家庭
征集内容:
1.深圳家庭所拍摄的具有代表意义或展现温情时刻的新旧对比照片;
2.照片须是家庭照片。
3.新照片需在旧照片相同拍摄地摄影(建议以深圳地标建筑为背景),要能展现岁月变迁的对比效果。
4.请附上简短的照片说明。
征集方式:
有意参选者可将电子版照片发送至指定邮箱
征集邮箱:
szjia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