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相声演员岳云鹏又上了热搜,原因是他发微博称“带着外甥李筱奎来理发,他也想理”,同时还配上了自己理完发的图片,精气神十足。
网友们众说纷纭,因为民间流传着“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岳云鹏却来了一波“反向操作”。其中跟贴“我也想理,怕我舅生气”的网友非常多,那么,究竟正月能不能理发?3月3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沈阳文史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民俗专家齐守成。
走访店铺:多家店表示正月理发的人挺多
春节前,沈城很多理发店大多人满为患,很多市民为了牛年有个好兆头,在春节假期前剪了发。年后的情况怎么样?3月3日,记者走访了沈阳多家理发店,大多数理发店顾客挺多,“洗剪吹”居多,大多数是男性理发者。
记者走进三经街的一家理发店,两位男士正在理发。理发师告诉记者:“以前有些人认为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才能去理发,这样防止‘死舅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不信这个了,因此,这几年,我们这里正月也开门营业。今年是正月初六我们就开门了,营业第一天就有人来剪发,年前人太多,太挤,年后人少时间充裕。”
理发师说,正月里理发的人越来越多,最近这几天,尤其是过完正月十五后,顾客多了起来,其中男士是主力军。现在和春节前相比,生意的确没那么好,节前是顾客扎堆。现在过了二十多天了,男顾客头发长得快,忍不住来理发。不过也有一些顾客想等,觉得到“龙抬头”的时候来剪寓意更好。
现场反馈:支持岳云鹏,形象比较重要
在太原街的一家理发店,市民张先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理发,他说:“年后一些会议也多了起来,我在房地产公司上班,头发长了看着整个人都不精神儿,特别是外出见客户,我觉得因为头发长,客户不喜欢跟我交流,所以头发长了就约理发师理发。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会信‘正月理发死舅舅’这种说法了吧,反正我是不信。你看人家明星照样理发了,我支持岳云鹏,形象重要。”
记者遇到一位前来预约“二月二”理发的顾客,他说:“我已经在正月理一次发了,‘正月不能理发’这个说法不现实。我今年正月初七就上班了,理发还得等近一个月,我这头发又长得快,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不舒服。我是来给孩子预约的,我媳妇说,给孩子理发还是等‘二月二’,可以讨个彩头,那天人多,肯定得预约。”
理发店老板说:“一般男士头发短,长得快,一个月就要剪两次。近几年正月里理发的人越来越多。‘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每个人看法也不同,顾客偶尔也会提起,都是开玩笑的。”
追本溯源:“正月剃头死舅舅”从何而来?
记者查阅资料,这样的说法源于一个故事,古时候,汉民族男儿,一直都是蓄发的。大家信奉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损伤也”。旧时,人们很重视正月,认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正月里很多事是一年的兆头。所以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也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思旧”这句话。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思念前朝)遭到古代衙门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舅”,用“思念舅舅”来为正月不剃头做注解。后来,“思舅”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民俗专家:这是误传,并不是民俗
那么,究竟正月能不能理发?记者采访了沈阳文史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民俗专家齐守成。齐守成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风俗习惯,有很多到现在还依旧流传着。当下虽然春节已经过完了,但仍旧是属于“正月”里,还未出“正月”,因此民间流传很多关于过年期间的禁忌,其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正月理发坑舅舅”。意思就是说在正月里剪头发,会对舅舅十分不好,甚至还会让舅舅“死掉”,因此有“正月剪头发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过年前都会把头发剪好,以免自己过年期间不能剪头发影响美观。“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迷信,是一种误传,并不是民俗。岳云鹏的做法没什么不妥,我赞同。”齐守成说,还有十多天才到二月二呢,想理就理吧。小孩子头发过长影响美观,尤其是男孩子,长得比较快,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看上去显得很邋遢,不清爽,会“有损形象”。另外,头发长也会使日常活动不便,对健康不利,因此,要经常理发。平时,头发也要常梳为好。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宁玲文并摄
编辑董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