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非凡十年瞰章丘文旅全域发力赋能诗与
TUhjnbcbe - 2025/1/4 19:58: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bdfys/

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王娟)坚持文化铸魂,讲好章丘故事。十年来,章丘旅游着眼新区建设,融入济南“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更新发展的全域旅游之路。年旅游总收入29亿元,接待游客万人次,到年旅游总收入突破.89亿元,接待游客.56万人次。全区现有A级景区15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8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纵深发展

近年来,区文化旅游局坚持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众多优质文旅产品正成为释放文旅产业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年2月,全市机构改革,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市旅游局牌子。年9月,章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划区为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更名为区文化和旅游局。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旅游发展中心调整为区文化和旅游局所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坚持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名城。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旅共生共融理念,规划建设明水古城,保护开发洛庄汉王陵遗址公园、龙山文化博物馆、七星台齐长城等历史遗址和朱家峪、三涧溪、三德范等历史文化名村,遍布全域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讲述着章丘故事;融入新区建设,打造现代化宜居新区。立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休闲度假市场,把全域旅游发展融入到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和济南东部新区建设,打造灵秀胡山、明水古城、魅力绣源、水乡白云、智造新城五朵金花,建成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华侨城欢乐荟、花YOUNGPARK景区、五彩山村等一批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了文化旅游、工业旅游、滑雪、民宿、婚纱摄影等新业态,章丘正在成为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康养胜地;政府主导凝聚合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党政一把手挂帅全域旅游创建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工作,亲自负责旅游大项目招商。健全完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激发社会参与旅游开发、管理积极性,旅游发展市民游客受益。全区上下齐心发力,有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活”起来

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龙山黑陶艺术作品大赛暨首届中国龙山黑陶精品展。举办了首届龙山黑陶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推动了我市黑陶文化产业与各省市黑陶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年12月2日,城子崖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共12处,山东唯一一处)。12月26日,济南日报将城子崖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发展与前行济南文化记忆”六大事件之一。年,成功引进山东演艺集团总部基地落户我区,该项目跻身《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年)》20个重大项目之一。年内完成大型文艺演出、微剧场话剧演出86场。探索建立章丘“文化e点通”云平台,助推服务效能提升。12月26日至27日,我区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

年文化新闻广电局获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荣获济南市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网络案件办理一等奖、个人三等奖及组织奖等多个奖项。年,集结出版《认一认咱们的生僻字》和《让国宝告诉你》两册口袋书,解析文物相关知识,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社会反响良好。龙山文化博物馆升级打造“城子崖研学游”活动,接待研学团队余个,超过1万人次参与,并荣获“第三届全省十佳社会教育案例”称号,《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媒体对活动进行整版报道。

年1月13日,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鲁扫黄打非组字[]1号《关于表彰年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章丘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被授予“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申报的济南市章丘区“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校园、街道、军营志愿服务项目在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年6月17日,济南旅游啄木鸟志愿服务队章丘分队正式成立,章丘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创新监管模式,启动并组建了“旅游啄木鸟”志愿者队伍。85名志愿者加入旅游啄木鸟队伍,标志着“旅游啄木鸟”这一知名文旅公益品牌正式落户章丘,创新性形成“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新模式。年9月,《龙山破晓—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城子崖卷》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12万字,详实的介绍了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发现、发掘、研究等情况,较系统、全面的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介绍及研究。年11月6日,建成“明水小站-泉城书房”,成为提升章丘城市形象、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新标志。

年11月6日,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被公布为“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基地”。同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还被公布为“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广受社会好评。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名单,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核定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核定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书海冲浪,为读者解开“阅读密码”

年1月1日,章丘市图书馆搬迁至双山西街文博中心内,并正式对市民开放。场馆对外开放科室15个,在原有科室基础上增加了少儿阅览室、自习室、古籍室、国学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等等,藏书45万册,另外还有50万电子书供读者使用,每年订阅报刊余种,阅览坐席已达个。图书馆每年都有超百万的购书经费,报刊订阅费用15万元。馆内设有百兆光纤、无线网全覆盖,设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读报机、智能电子屏、朗读亭等智能化设施。电子阅览室内还有86台读者用电脑,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区图书馆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读者进到图书馆借书就像进超市选购商品一样便捷。同时,推出了文化e点通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凡十年瞰章丘文旅全域发力赋能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