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南宁12315发布公考培训消费提示切勿轻
TUhjnbcbe - 2025/1/13 2:58:00

近年来,“考公”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各种培训机构也纷纷打出“不过退费”的承诺。而今年大部分培训考试受疫情影响延期,导致退费集中,造成退款拖延。近段时间,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陆续接到多起涉及“公考”培训的投诉举报。对此,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心提示广大消费者应谨慎选择、细签合同、依法维权。

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教育培训机构的证照资质等相关信息,选择证照齐全、品牌过硬、口碑较好、师资较强、经营状态稳定的教育培训机构,不要轻信街头“小广告”对所谓“培训效果”的夸大宣传,切勿盲目轻信培训机构的“保过班”“协议班”,切勿冲动交费。如培训机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建议谨慎选择。

消费者要注意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仔细核对合同中关于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服务内容等条款是否与培训机构口头承诺、广告宣传相一致,并仔细查看培训机构关于退费的承诺时是否在合同中载明清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针对某些“先过关后付费”“公考保过班”等协议班,双方要明确约定付费及退费的相关条款。一旦发生消费争议,以便依据合同进行维权。

由于此类培训费用金额较大,消费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同时,要注意留存好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凭证材料,如遇纠纷,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先与培训机构或连锁的上一级机构协商处理,如不能解决,应当搜集有关证据,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或拨打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记者苏昭宇通讯员熊至娟

编辑

陆丽

校对

卢小青

审核

张艳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宁12315发布公考培训消费提示切勿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