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数读深圳速度迎战双病毒
TUhjnbcbe - 2025/2/11 17:08:00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深圳1月17日消息(记者彭艺娑)1月17日,深圳“”战疫进入第十一天。德尔塔变异株的“疫霾”还没散去,奥密克戎变异株又突至。现在,深圳人民拥有什么最安心?是搞到的钱吗?不,是健康的绿码和出入必备的紫码!

但你知道绿码紫码是如何诞生的吗?

为了保全我们的绿码紫码,你知道背后的工作人员有多努力吗?

一组数据,带我们了解“48小时阴性”诞生记!

“10+15”

很多人以为,核酸检测就像常规的检验,取标本、仪器检测、出结果三个步骤即搞定。其实不然。核酸检测包括为“采、送、检、报”四个流程,每一个流程精确划定时间到分钟,具体有至少15个步骤,涉及到10个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深圳晚报)

具体步骤和工作人员分工如下:

步骤:

1、指引完成粤核酸登记

2、扫描粤核酸、发管

3、采集

4、样本交接

5、转运箱运输

6、生物实验室签收

7、信息录入

8、提取核酸(拧开瓶盖、用加样枪吸取标本进行核酸提取)

9、配置试剂

10、加样

11、扩增

12、查看结果

13、核对标本信息

14、结果发放

15、数据传输

涉及人员:

1、指引完成粤核酸登记人员1名

2、扫描粤核酸、发管人员1名

3、采样人员1名

4、交接人员1名

5、运输人员1名

6、生物实验室接收人员2名,负责签收和录入

7、提取核酸1名

8、配置试剂、加样人员1名

9、扩增、出报告人员1名

疫情以来,每天捅一捅,保住48小时核酸,成为深圳人的必备“课程”,导致每天有海量的核酸标本需要检测。广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检测人员“高效、规范、精准”的工作准则,能让超平时3倍量的核酸报告“出炉”的速度却依然不减,从采样到出具核酸结果,最快可以4个小时搞定。

(图片来源:南方+)

“1+24”

从平时状态到战疫时期,一个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的核酸标本量就要增加了三倍多。广医院医学检验科质量负责人莫莉表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实验室立即增派了人手,25个专业检验员24小时轮班连轴转。“从疫情前管,到现在一天最多测管(6万人次)。”除了增加检验员人手,运送采样标本的人员几乎全天不停歇,在采样点和实验室之间奔跑。

(图片来源:南方+)

“16”

1月7日深圳报告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深圳疾控新冠溯源团队从拿到核酸阳性样本到确定基因测序结果,仅用16小时,查清了本起疫情病例1、2感染的新冠病毒型别,较之前足足提前了8小时。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源所副所长、新冠病毒溯源团队负责人何雅青回忆到,1月6日晚10点,接到此次疫情第一个核酸可疑阳性样本后,她立刻通知团队成员,做好回单位做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准备。本次疫情首先确定了它的病原是德尔塔变异株。第二步就进行了病毒的溯源,最终的结论就是排除了和其他省份疫情的关联性,它是一个新的德尔塔的一个进化分支。基因测序时长从一开始的27小时到24小时,再到这次的16小时,新冠溯源团队为政府决策以及流调人员排查潜在感染者争取了宝贵的8小时,也为深圳打赢疫情阻击战增加了更多胜算。

(图片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48”

1块小小的“48小时阴性”的诞生,承载着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昼夜不停的付出,传递着深圳这座城市的速度和温情!疫情当下,无论是奔赴一线的采样人员,流调人员,还是默默在背后执行检测的检验人员;无论是各个地区的志愿者,还是各街道各社区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警务人员,还是每一位积极配合响应政府号召的普通民众;让我们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读深圳速度迎战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