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波通讯员颜永滨
11月25日上午,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星期三问城管”之热线处长接线日活动如期举行,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规划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少斌作为上线嘉宾,就“在建工程规划执法”主题同市民和建设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秉承“开门办城管”工作理念,坚持“走好开放路、打好服务牌”的工作方向,此次活动采取“三个现场大联动”的形式开展——热线现场接听解答、执法现场集中观摩、召开执法服务对接现场会,进一步开放规划执法场景、全方位服务建设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热线现场接听解答
“城市管理局规划执法主要职责是什么?我们市城市管理局规划执法大队主要负责经规划部门批准的市内五区职责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督检查。”“今年以来规划执法都干了哪些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严厉打击在建工程违法建设攻势行动’,通过全面推进处栋万平方米在建工程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创新打造‘执法+服务’新模式,科技赋能实现监管模式升级改造,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建设工程有序合法建设”……9点过后,电话陆陆续续打入热线现场,刘少斌大队长会同相关负责同志围绕规划执法工作中心任务及规划执法涉及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如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话题与市民和建设企业进行交流探讨,解答疑惑、听取意见。从9时至11时,共接听规划执法相关工作职责问题13件。其中,问题投诉类共8件,2件已现场直接办理、线上直接答复问题,1件立即转办落实反馈;另有咨询建议类5件。对接线期间市民反应的问题,热线第一时间通过数字城管系统下发相关责任部门办理落实。
上午9点左右,市民张女士打电话投诉反映崂山区朱家洼社区内朱家洼幼儿园建设与规划审批图纸不符,原本应建三层,实际建了四层,要求依法拆除。接着,市民田先生来电反映崂山区香港东路与海龙路交汇处、香港路南侧、海龙路东侧位置,正在建设的一处酒店,超过设计标高,要求执法部门予以查处。按照接诉即办的原则,刘少斌大队长立即指派大队执法人员赶往问题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10时40分左右,执法人员打来电话,反馈两处群众反映问题,经现场认真核实确认,建设现状均符合规划要求,未发现违法建设情形,相关核查情况及有关法规、规划审图依据均向群众进行了解释说明,相关情况现场通过三方连线向市民张女士、田先生进行了答复反馈。市民张女士、田先生对规划执法人员的答复办理表示非常满意,对综合执法部门“马上就办”的工作效率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
执法现场集中观摩
在接听热线的同时,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建设企业代表对规划执法工作场景进行集中观摩。在市北区瑞海北路29号奥润国际项目工程建设现场,执法人员首先向代表、委员及建设企业代表介绍了市城市管理局规划执法职责和工作流程,按照精细化监管模式,从建设开工验线到竣工核实验收的监管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读。随后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选取了工程建设的重要节点环节,对建筑正负零标高、建筑间距、室内房间层高、开间尺寸进行测量核实演示,通过实务操作更加全面形象地展示了规划执法工作。同时,围绕打造“数字化+监管”新执法模式,深入介绍了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规划执法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即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实现规划执法工作科技赋能,推动规划执法监管模式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改造升级。观摩人员与执法队员还现场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对规划执法工作今后更好地改进提升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现场多方参与
现场观摩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邀请海尔、海信、保利鲁商等10余家重点项目建设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召开执法服务对接现场会。会上,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规划执法大队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今年以来规划执法工作总体情况,集体观看了规划执法专题宣教片。随后规划执法大队相关负责同志向参会企业详细介绍了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以及市城市管理局“护航”企业、执法服务相关工作安排,重点推介了规划执法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具体举措,列举了规划执法服务“菜单”:一是建立执法服务预约机制,开辟点面结合沟通渠道,建设企业根据需要随时预约,支队执法人员将及时上门服务,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定期组织召开现场会,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主动了解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协同推进项目有序进展;三是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