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独家深圳仅存一家复古舞厅,穿越年代梦回
TUhjnbcbe - 2025/2/26 16:31:00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http://www.jk100f.com/
01:09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复古的节奏,舞池的地面开始闪烁斑斓绚丽的灯光,一对对舞伴脚踏音乐节奏走向舞池,身体随着音乐节拍摇晃起来。舞厅内,华尔兹、拉丁舞、探戈、迪斯科、恰恰等风格的舞曲随意切换,动感十足。近日,深圳最后一家20世纪80年代怀旧复古风格的舞厅在网络上走红,深晚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这家舞厅不仅是深圳中老年人群练舞社交的场所,也成为当代爱好复古文化的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舞池内的红灯光和照明的蓝色灯球,让人仿佛回到20世纪80、90年代。

深圳最后一家复古舞厅

3月5日下午,深晚记者顺着导航地图,来到了深圳市福田区兰天路的工业园区,在一栋外表斑驳的大楼里找到了这个颇具年代感的舞厅。剥落的粉刷墙皮,褪色的蓝色招牌,印着舞厅二字,这便来到了深圳仅存的一家20世纪80年代复古风格舞厅——华星歌舞厅。沿着拼接石砖楼梯上到二楼,墙上张贴的海报一层一层覆盖粘贴,斑驳的扶手,等候区古朴的藤椅以及粘着卡通贴纸的塑料板凳,复古气息扑面而来。

▲舞厅在一楼入口处设置的招牌就已尽显复古风情。

舞厅开于年,占地约平方米,距今已有19年的时间,因其简朴的装潢被现代年轻人推崇为‘复古’的设计风格。舞厅老板娘陶女士感叹道,据介绍,舞厅营业时间白天场从14时开始,夜场从19时开始,人均20元便可在舞厅跳上半天。在华强北片区原有三,四家歌舞厅,但受疫情影响,目前唯此一家艰难经营着。

▲舞厅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场次20元。

陶女士回忆道,当年人们的娱乐方式极其有限,于是在舞厅跳舞便成了一项娱乐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气质,还能在舞厅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舞厅生意也黯淡了许多,只剩下一批固定的中老年常客。

数据显示,年中国老年社交娱乐市场总规模为亿元,预计年将达到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老年人的娱乐消费水平和需求更加看重社交娱乐带来的身心快乐。

▲快节奏的音乐一响起,两位相识的舞伴开始随着节拍起舞。

只要一直跳,烦恼就追不上我

老顾客到舞厅跳舞,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虽是工作日的下午,舞厅里却很热闹,近百位客人在舞池中央翩翩起舞,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年龄集中在40至60岁。退休6年的陈先生一支舞结束,边用手帕擦着满头的汗珠,边向记者分享他的跳舞心得,跳舞几乎百利而无一害。在我看来,深圳的业余国标舞环境相对开放,普通老百姓也能跳。我一天跳2个小时左右,不仅使我身心愉悦,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陈先生在狭小的楼道休息了一会,直到下一首舞曲开始,又迫不及待地踏进舞池。

▲舞厅的一位常客走进舞厅。

在深圳,与陈先生一样退休的中老年人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于是跳舞便成为既有人陪伴,又能强身健体的运动。83岁的王志信是舞厅的常客。我舞龄有60年了,跳舞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这份纯粹的‘舞魂’是深圳部分中老年人群的风采写照。王志信告诉记者,当工作疲劳,或是感觉孤独寂寞时,可以尝试放空内心并跳上一支舞。

▲舞厅的下午场,有数十名舞蹈爱好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来舞厅跳舞的基本都是固定人群,每天来舞厅打卡的肖女士表示,只要我一直跳,烦恼就追不上我。舞池中,女士们脸上精致的妆容,风格各异的舞鞋和舞裙,裙摆随舞姿飘动,在光影中旋转。

年轻人打卡复古舞厅带来朝气

色彩斑斓的彩灯球映入眼帘,人与灯光的色调交汇融合,随手一拍都是不用添加滤镜的复古大片。28岁的小陈是一名自由摄影师,无意中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了这个舞厅便立刻过来打卡拍照。

▲两位舞蹈爱好者正在一起跳舞。

社交平台的传播使得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但是他们不是来跳舞,都是来拍照的,现在的年轻人不会跳这种舞了。陶女士告诉记者,年轻人喜欢复古的氛围、怀旧的感觉。因此有不少女生特意化了浓妆、装扮复古,到舞厅打卡拍照以及拍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平台上。因此她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到这种不一样的娱乐方式,给舞厅注入更多新鲜的玩法。

深圳晚报记者郑淑仪实习生曹宣图/张焱焱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深圳仅存一家复古舞厅,穿越年代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