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胶东乡土风情散文系列之段曙光只闻花香,不
TUhjnbcbe - 2025/3/4 18:38:00

只闻花香,不想悲伤

文|段曙光

在这个万物肃杀的季节,父亲的花园只落得残枝败叶,了无生机。目睹枯景,一种和天气一样苍凉的心境不可遏制地跃上我心头。这话从何说起呢?

父亲退休后,一向活在匆忙里的他,觉得心闲身闲的日子清淡如水,索然无味。人心难闲,太闲就会意志消沉。他不想在混日子中消磨时光,让自己这把老骨头过早散掉,可不大合群的他,读书看报,出门溜达之外,时常无所适从,以前那说不完的话也不知溜到哪儿去了。

勤劳是父亲延续一生的习惯,他总想找点事做让自己忙起来。这个愿望不难实现!喜迁新居后,我家房前屋后都有一小块闲地荒于治理,父亲就如在广阔的世界上找到个聚宝盆,随即把闲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开垦成小花园。

从沂蒙山区泥地中长起来的父亲,对莳花弄草虽不专业,却一点儿不生分。他乐此不疲地躬耕劳作,一招一式都那么认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呵护下,小花园草木终岁长青,鲜花四时怒放,颇具层次感,煞是夺人眼球。每年四五月间,当国色天香的牡丹、雍容华贵的芍药竞相盛开之时,满园姹紫嫣红,引来蜂飞蝶舞,惹人驻足拍照。一片啧啧称妙声中,父亲有点招摇,自有一番陶然。

日子安逸得如一潭静水,波澜不惊。可这一切,都在那个北风呼号的寒夜改变了。母亲溘然辞世后,全家彻底乱了套,父亲的天骤然间塌了下来,坐卧不安,茶饭不思,日子过得昏天黑地。一切来得猝不及防,很长一段时间内,身心枯槁的父亲避事谢客,深居简出,或颓然独坐沙发魂不守舍地发怔,眼光散漫向虚空;或耷拉着头走出去又踅回来,沉闷拖沓的脚步声四壁回荡,空旷寂寥的家,衬得他好不孤单。辗转难寐的夜尤显漫长,无数次万籁俱寂时,他从床上溜下来,听着窗外风声唳叫,苦于没有倾诉对象,悲苦只能向天倾诉。

这种孤苦伶仃不是谁都能体会的,同榻而眠的生活成为追忆,相濡以沫的历程变成苦旅,家中冷锅冷灶再无法回到昨天,谁能放得下呢?旁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父亲的内心其实很脆弱,不像外表那么坚强,纵使见过大风大浪,看惯风来云去,悲伤也难以逾越。他性情大变,时常泪珠滑落,稍有涟漪,便是波澜。他不求安慰,只想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不想被别人打扰,也不愿打扰别人,更懒得做事情。曾随手拈来翻阅的书刊落满了灰尘,花园叶凋花残,再难觅绿叶摇曳、花香浸润的盛景。

父亲的生活完全脱离了正常轨道,我们心里像坠着一块铅,既沉重又着急,却一筹莫展。我们似居于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没人能走进他苦涩无比的内心。我思忖:有伴相随的路再长也不觉苦,可生命不能永恒,人总有落单的时候。父亲本性情中人,思念无处不在令他身心俱疲。这事非同小可,最使人煎熬的莫过于恶劣情绪,我们不敢往深处想。

这个冬季显得格外寒冷而漫长,那种日子充满泪水的沉重滋味,真不是点滴言语所能表达的。所幸,时间会治疗创伤,随着大地春回,万物缓缓醒来,父亲硬是把悲伤压在心底,把与花木一起抵御风雨侵袭,当作逃离现实的方法之一,让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慢慢回归淡然。栽培、灌溉、施肥、锄草、修剪,让阳光晒晒内心阴霾,在书中走过千百种人生,打发枯燥无聊的夜晚,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炎炎夏日的脚步悄然逼近,看到父亲重回原来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心中的石头才落地,感到消失许久的温情回归了。父亲不是一个很会安排生活的人,失去生活重心的他,整天怏怏不乐地凑合着过日子,终日甘当苦力劳作花园聊以自慰,招来很多诧异的目光也不在乎,好像围在里面出不来。思悠悠,情悠悠,母亲去时未远,悲痛远未平复,他用这种处置方式来排遣心中汹涌的痛苦,支撑孤独前行的无滋无味生活。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天悯其心,蛰伏了一冬的花木,仿佛有活生生的灵性,日益葱茏。

日子像复制的一样,在苦寒中周而复始。父亲依旧做着在别人看来不那么开心的事情,面对周围的关心,他碍于情面,通常会一笑置之,表面上允诺,一转身依然我行我素。有时见他额头沁汗,力不从心的步履蹒跚在泥土里,我们实在不忍心,便带着争辩与恳求的口吻犯颜直谏,用一大堆理由数落他的不是。严慈相济的他,或冷面相视,懒得搭理你,或抚着脸上被岁月磨砺的皱纹,眼里流溢慈爱,却不肯退让丝毫,明摆着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仿佛唯有如此,尘封心底的往事才不会澎湃,只有搞得自己疲态尽显才能安睡。

父辈是不容易的一代人,早年间时逢乱世,匪祸兵燹,饱尝人间辛酸。在粗食鹑衣从牙缝里抠粮的清贫年代,又操心劳神营生艰辛,生活朴素到近乎苛刻。熬到鹤发白头的岁数,本以为岁月能善待他,让日子一直安逸地过下去,却在最需要陪伴时失去相扶到老的人的嘘寒问暖。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可人生脚步匆忙,有时顾此失彼对老人疏于关心。扪心自问,尽管父亲对孩子奢求不多,也亟须拿孝心来偿还,可除了端汤奉茶,却干着急参与不进去。他已习以为常用最淳朴原始的劳动自我疗伤。于他而言,一天中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疲倦了,坐在小杌扎上品盏香茗,边浅酌慢饮,边细细品鉴小世界里的花卉,犹如品味自己的人生,只闻花香,不想悲伤。

有句话说道:人生如行路。许多事情经历过才会懂得。以前没察觉到,我们常不能读懂老人的情感,而今想来,自讨苦吃的背后是无奈与被动。因为害怕面对空虚,父亲才用无关痛痒的琐事把时间和内心空巢填满。养生贵在养心,心灵若被闲置,就会杂草丛生。这个道理简单明了!花园虽小,却可抚慰孤寂心灵涵养人生,让父亲在不长的余生里少一点沉重,多一分安宁。既如此这般,就由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率性而为吧。

日复一日,年年岁岁,生命在不经意间匆匆走着,不觉又是人间四月天。父亲愈显老态龙钟,发苍齿摇,更没了往日神气,让人看了便心生伤感。去年初夏,父亲罹患重病,虽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却一病不起,身体状况江河日下,被岁月掏空的身躯,虚弱得如风中残烛,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

生活中充满了变数,我们的心始终悬着。伴父亲走过心灵荒凉时光的小花园里,那些在青枝绿叶中绽放的花朵,似乎一夕之间都谢幕而去,只剩恣意生长的杂草不遗余力地释放着最后的热情,繁盛着无人光顾的半壁江山,并把记忆的影子烙在我内心深处。

谁都企盼生命远行,可万物兴衰皆自然,生死聚散有太多不可抗拒的因素。经历了心力交瘁的深刻体验,我脑海中闪现出这样的念头:人生一路艰辛,一路风景,总有许多东西错失了就追讨不回,总有一些遗憾无可弥补。父爱沉默,儿女们别沉默,用行动践行孝道,别说来日方长,应趁父母健在时!

作者简介:段曙光,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齐鲁晚报》《济南时报》《胶东文艺》《海岱文化》《老朋友》杂志等

欢迎投稿,胶东散文投稿邮箱:jiaodongsanwen

sina.
1
查看完整版本: 胶东乡土风情散文系列之段曙光只闻花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