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是一种极端状态,吃是一种日常需求。移动互联网让饿与吃的两端之间,排列起近万名外卖骑手。
于是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肚子饿了,吃什么?”“点个外卖吧!
外卖及时送达,是用户体验中最关键的部分。而及时则意味着,外卖骑手的辛苦,甚至辛酸。饿与吃之间的矛盾,在倒计时里,碰撞得越来越激烈。
9月8日起,网络热传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让骑手和外卖平台卷入舆论漩涡。文中称,外卖骑手在系统算法驱使下,为完成订单而加速奔命,甚至导致各种安全事故,“一个制造了巨大价值的行业,反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制造者”。
对此,外卖平台饿了么、美团接连做了回应,却再度引发争议。
漩涡之下,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体验了杭州外卖骑手的平凡一天,和他们在时间和算法的支配下共同奔跑;也随机在街头,和多名外卖骑手聊了聊:这份职业安全吗?幸福吗?我们想探究,平台、骑手、商家、消费者之间的四角关系,究竟如何平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俞任飞文/摄
再过10分钟,他即将出发。
9月10日上午10点半,王家齐(化名)戴着头盔,半倚在电动车把上。
就在前一天,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走红网络。通过长期走访调查,文章用数十位外卖骑手和相关人士的经历,揭露了数百万外卖骑手在系统算法的驱动下,为了完成订单而冒着危险奔走劳碌。
王家齐盯着飞速划动的屏幕,这个消息他昨天就瞄到了——在抖音上,不过文章还没来得及看,“送外卖的,谁有这个时间。”
他把车推下人行道,今天至少还有30单外卖要送。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骑上山地车,和他一起上路。
每天12小时送近50单,30天无休,五位数月薪
“不吃苦头,哪轮得到你赚钱”
王家齐今天第一单送的是奶茶,从湖墅南路上的奶茶店送到莫干山路上的客户手里,路程不过1公里出头。
奶茶入袋,电动车开始发力,车速飙上30码,他转过头冲骑山地车的记者乐,“油门都没咋踩,我还没发力呢!”
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一直在30度出头兜兜转转,按理说是最适宜跑外卖的季节。王家齐倒不认同,就像“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天气和骑手之间更像是一对矛盾体:“天气好了,大家都愿意下楼吃饭,这两个月算是外卖的淡季。”他悠悠地在红绿灯前停下,掰着指头和我算计。放在2个月前,他甚至来不及多作张望,就得赶着车少的时候,闯过红灯而去。
王家齐是美团的全职骑手,隶属于专门配送站,有规定的在岗时间。他跑白班,从上午9点30分,一直到晚上9点,一单一公里以内的短程可以拿到6.5元,每天要跑近50单,才能在30天无休后,拿到一笔五位数的薪酬。单量不够时,王家齐的同事也会选择加班再跑几个小时,好来得及赶上外卖的夜宵场。
对王家齐来说,送外卖有技巧,但更多拼的是体力。想赚钱无非两条路子——要不在同等时间里送出更多订单,要不就只能投入更多时间,而大多数骑手选择前者。
11点50分,他开始忙碌,手机页面里一连跳出3笔订单,分别是水果、炸鸡和快餐。电动车灵活地在街巷间穿行,车速依然没有加快,王家齐对自己的送餐技术充满自信,“最多一次,是个雨天,我单趟就送过12份订单。”这是美团规定每个骑手一次最多能接的单数,快餐奶茶塞满前后两个保温箱还不够,最后只能一股脑都挂在车把上。
8月13日,王家齐在午高峰的2小时里,一路跑过35公里,送出了23单,最后只超时1单。结束时,下午2点的气温一度攀升至37度,王家齐顶着一身湿了又干的短T恤。他说,只有这种特别热或特别冷的日子里,才是外卖最火的时候。按他的说法,“不是吃苦头,哪轮得到你赚钱。”
杭州一幢居民楼下,停着不少电动车。
9次逆行,4次横穿马路,2次闯红灯
“你不做,大把有人来抢着做”
今年,在路上跑的新骑手,明显多了。
在饭馆外等单,王家齐常常能看到几张新面孔。他的感受没错,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年及年疫情期美团骑手就业报告》显示,疫情期间仅美团平台新注册有单骑手数超过33万人。
收入随着人群涌入而被压缩。年初,王家齐在另一家平台做同城快送,用不着紧赶慢赶,每天的收入也在元以上。5月20日当天,他送出35单鲜花,赚了多元。7月后,他明显感到订单锐减,想要维持过去的薪水,只能转跑外卖,拉长战线。
路上出事的骑手也越来越多,前不久,他就亲眼见过被撞倒的小哥。对方急着送单,在闯红灯时被一辆路虎迎面撞上,人飞出去老远。王家齐暗自发怵,但订单就快超时,他没有停车。
逆行,横穿马路,闯红灯,这是外卖骑手几乎每天都会违反的交通规则。
12点39分,王家齐在文晖路北停车,他抄上3大袋水果,转头朝路边的写字楼内一路小跑。这是他今天头回失了“从容”,离配送时间还有1分钟,手里还有1单外卖没送出手,超时是板上钉钉。
飞奔的王家齐
等电梯时,他提前给下家客户发去短信,告知无法按时送达。之后,他大步上车,先是横穿过马路,随后又在一条小路口闯了红灯,才赶在5分钟后,伴着客户的电话质询同时赶达。满头大汗跑上4楼,他在1分钟内连说了6次不好意思,声音大到在1楼也能听见。
中午的量不多,王家齐跑了9单,路程不超过15公里。即便如此,他还是有9次逆行,4次横穿马路,2次闯红灯。
对此,他诚恳地解释说:“我算是守规矩的,真的。”在电动车以30多码的时速飞驰后,不断有外卖小哥按着喇叭,以更快的速度超车,然后消失在人流中。
而按新国标规定,电动车的车速上限是25公里/小时。
对于这次舆论风波中诟病最甚的系统,王家齐觉得,送达时间不是关键,单价才是一切的根本。“每单的价格压得越来越低,想要多赚钱,只能跑得快。”他私下里觉得,困住骑手的不是系统,而是配送效率。只要以配送效率为主的竞争模式不改变,外卖员越来越快的现状就不会改变,“你不做,大把有人来抢着做”。
滑倒、追尾、撞车……几乎每个外卖小哥都有过在路上出事的经历。去年8月,王家齐也出过事,穿过人行横道时,他被一辆在视野盲区的私家车撞倒,所幸车速不快,受伤不重。
自那后,他不再像过去那么拼,开始信奉“钱得有命才能花”。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