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文珂
A股新军东岳硅材,连续三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东岳硅材交出了一份并不令人满意的年终答卷。其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3亿元、2.80亿元,分别较同期下降8.41%及49.27%。
但从四季度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相较第三季度分别增加1.16亿元及1.38亿元,特别是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占到全年的59.6%,业务复苏迹象逐渐显现。
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的背后,是企业自身运营存在缺陷,还是有机硅材料市场行情收紧?年度,东岳硅材能否逆转颓势?
原因究竟为何?
作为国内有机硅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东岳硅材于年3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上市前,东岳硅材——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34.01亿元、27.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0亿元、6.63亿元及5.53亿元。上市后,虽然其业务规模仍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但盈利水平却出现了较大的起伏,年度归母净利润仅有2.80亿元。
年报显示,公司年实物销售.88吨,较上年同比增长0.41%;生产量为.3吨,同比增长2.72%。从营收金额来看,占公司营收比重高达87.25%的国内业务,却较上年同期减少10.04%。
对此,东岳硅材称,受新冠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特别是3月中下旬国内DMC市场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增加,同样是影响营收的重要因素:例如占营收比重48.99%的胶,直接材料占其成本的34.22%,相较年增加10.80%,最终导致该产品毛利率下降1.1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年净利润“腰斩”,但其研发投入金额涨幅却高达.25%,占营业收入总额的7.43%。
对于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公司称其报告期内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大上下游研发力度,在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及扩大产品应用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产品开发,包括用于国防军工、医药、电子等领域的高端产品研发,以及公司募投项目中部分新技术正在研发应用测试中,从而导致年度研发费用加大。
不难看出,年度东岳硅材净利润“腰斩”,由多因素叠加造成。
傅军“埋雷”,是否波及东岳硅材
招股书显示,傅军通过新华联国际控制的东岳集团以及长石投资直接控制公司的部分股权,以总计87%的股份牢牢把持东岳硅材的绝对控制权。
新华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