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八旬深大教授古玩城开店痴迷收藏打造文化会
TUhjnbcbe - 2025/5/13 16:19:00
日前,85岁的陈炳华与74岁的黎明夫妇突发奇想,决定把自己的会客厅设在古玩城,这个名叫《介寿堂》的会客厅为深圳古玩城增添了乐趣和浓浓的人情味,而85岁老教授陈炳华先生,以最高龄家人身份不仅刷新了古玩城的新纪录,以老教授的身份被人们戏称古玩城教授第一人。60年来,陈老痴迷收藏,尤其对书画、瓷器、唐卡等孜孜研究,倾注30年时间著书《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和《中国近现当代书画家辞典》(后简称辞典),以其内容规模空前未有,其资料之翔实,考订之准确,为业内外专家与广大读者所赞赏。陈老将自己的会客厅设在古玩城,旨在为全球华人艺术家、收藏家提供多一个交流与会客的场所。陈老坦言,30多年来,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会客厅,少了很多聚会的机会,很多世纪之交,最后一面都因没能有一个地方可以畅谈而使他深感遗憾。如今借年的深圳棚改春风,近日进驻古玩城。《介寿堂》的开办让他如沐春风,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与友人在一起畅谈艺术、于藏品堆中谈历史,这是人生中何等的快事!在《介寿堂》开门大吉之日,他与爱人眼含热泪感谢前来祝贺的拍卖公司、艺术界及收藏界的各位朋友,我们有何德何能,能够拥有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爱护,在感谢朋友之余,陈老更要感谢深圳这城市给予对他诸多的机会,他爱深圳,没有深圳,他就不能与全球华人艺术家联合,一起丰富辞典内容,为艺术界、收藏界提供最有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资料,为辞典提供依据,陈老说,要感谢的太多太多,实在无法一一道明。▲右一和右二是陈炳华夫妇,图说陈炳华夫妇与书画界的老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合影为痴爱的收藏著书陈老的第一次收藏缘起于在天津收藏的一幅明朝的沈周仕女图。那时他二十多岁,正是路过当地的一家文物商店,花了自己15元的工资买下的。历经近六十年的岁月涤荡,在陈老夫妇看来,现在的生活沉淀下来的只有一生的执爱——收藏。一直以来,陈老本着我喜欢,我收藏的观念,字画、瓷器、铜佛、玉器、木器、唐卡,收藏品类无所不包,把收藏的酸甜苦乐尝了个遍!随着藏品种类的增多,陈老跟所有的藏家一样,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买到多数艺术品大多无法证明它的身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得不到处去找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只要认为需要的,几乎看到一本就买一本。一旦买到的字画在书中查到了,哪怕只言片语,总会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然而久而久之,买书便成了负担,证明的书多肯定对查藏品有好处,但书东一本,西一册,翻来找去,却是件麻烦事。于是身为深大中文教授的陈老想到,不如自己亲手编纂一本书,可以从古代到当代、从大陆到港澳台及包括海外,把从古到今,当代全世界有一定知名度华人书画家全部囊括进去。就这样,看书,听广播,参观这种书画展,游走于他所能到的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尤其是新加坡,他先后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部图书资料馆、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艺术学院,为了获得海内外华人书画家第一手资料,他更多次到香港、澳门及美国和澳大利亚求证。从年始,经过对数十年来所收集材料,细心筛选、反复考证、拾遗补缺、去粗取精,历经十载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编纂工作,年付梓印刷。精神上有追求才能历久弥新正是许多朋友的期待成为陈老坚持著书的动力,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人不是铁打钢铸的,终因长期过度劳累,于年至年间4次突发心梗,两次手术,因抢救及时保住性命。医生说:这都是因30年糖尿病引起的。年陈老再次突患脑梗,经检查血管堵塞53%,且脑已萎缩。许多人、事、知识已经慢慢退化,但他说只要还有47%的血管在通,我还要继续笔耕不缀,人活着不能只想吃穿,精神上有追求才能历久弥新。去年,陈老的第二部著作《中国近现当代书画家辞典》横空出世,这是一部涵盖古今中外,包括近三千人的海外华人书画家的大辞典,其规模空前未有,其资料之翔实,考订之准确,亦为业内外专家与广大读者所赞赏。此书近万字,涉及面之广人数之众,这在新中国成立70年尚属首次。陈老提起老伴总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感激和爱意,我感谢老伴,著作的出版就是她一分分精打细算,从生活费中攒出来的。▲右一和右二是陈炳华夫妇,图说陈炳华夫妇与左1(何祯祥)左4(张进贤)右4(田克盛)等书画界的老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合影但陈老最感激的还是深圳这座城市。没有深圳这座大城市,大环境,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发展。深圳是一座海纳百川、胸怀宽广的城市;是一座催人励志的城市;这是一座让人奋进的城市;更是一座让人创造奇迹的城市。我爱深圳,有了深圳的需要,才有我们的责任,没有昔日的奋斗,就不会有今日之辉煌!感恩深圳!深圳晚报记者黄文波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旬深大教授古玩城开店痴迷收藏打造文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