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年多来,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方案”的一大特色。但同时,民间中医机构也受到一定的疫情影响。5月6日,济南市中医药管理局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策划推出《疫情下的中医人》栏目,邀请济南市中医行业代表,讲述两年多来各自的经验和想法,以及未来路在何方,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为大家获得一丝启发。
讲述人:医院院长段文娟
年以来,医院正常诊疗工作虽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我们也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派出医护人员参与一线抗疫,另一方面肩负本院抗疫和日常医疗工作。在停诊的时间里,医院派出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抗疫,奋斗在抗疫一线,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对内部医生进行培训,医院医生的医疗水平,希望在疫情结束后能更好的服务来院患者。
两年多来,医院积极捐赠抗疫物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立和中医的名老专家团队根据《山东省中医疫病防治方案(冬春季补充版)》,拟定了防疫茶通用方。各位专家还通过改良《医方易简》中避瘟散的处方,调配出的防疫散。名老中医马生明主任,根据香佩疗法原理,结合五十余年用药经验,及山东环境气候特点研制防疫香囊。
疫情期间,医院的各位领导和众多专家、医护人员都充分发挥了立和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决抗击疫情的决心。
在抗疫的战斗中,中医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有很多市民开始重新认识并会选择用中医方式解决自己的身体问题。
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院也开始积极转变经营模式,不断探索医药电子商务和行业的互联网化步伐。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出台,我院开始用“互联网+”模式来寻求新的突破与创新。“互联网+”模式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整合行业优势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医院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商机平台。
我认为,未来“互联网+医药”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仍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通过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来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从而促进医药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疫情对中医行业的影响,目前看来已经是多层次、更加深远的;宏观上对整个中医药行业都是利好的,舆论、政策、地位等等;微观上因为疫情造成的严重影响,中医中药的整体消费也在减少,尤其是个人医保报销比例较低、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这些深层次的变化正在重塑一个全新的中医药行业,无论是大中型医馆还是小型个体中医诊所,都提前进入到了行业重要拐点期,唯有守正创新、适应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和行业生态环境,中医药医疗服务机构和个人才能有更加清晰的发展未来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