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东营市着力办好6件事,推动高质量发展齐
TUhjnbcbe - 2025/6/29 17:1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园园

10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全面小康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东营专场,围绕“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介绍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在介绍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举措时说,按照全省“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和八大发展战略,东营市以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加强研究谋划,工作措施更加注重系统化、精准化、具体化,今年以来着力办好了6件事。

第一件事是开展“大诊断”。针对结构性短板指标,东营市坚持问题导向,今年年初启动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工作,共开展了加快“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新”经济发展、投资结构优化等13项重点课题研究,深入摸清全市发展的家底和问题,把握全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按照突出今年、兼顾长远原则提出针对性举措,制定11个攻坚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攻坚过程中,加强督查指导和分析评估,今年上半年“十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4%,居全省第1位;“四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3.1%,居全省第6位,成效初显。

第二件事是按下“快进键”。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发展,稳定经济增长始终不能放松。今年以来,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为及时准确把握全市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东营市委、市政府每月对经济运行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准确把脉、吃透形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9%、居全省第7位。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居全省第5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5%,居全省第6位;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7.5%,连续保持全省第1位。

第三件事是做实“链长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支撑。经过多年发展,东营市构建起了以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但总体来说,主导产业层次不够高,链条比较短。对此,东营市梳理了产业链条完善、发展潜力较大的六大产业15条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逐个产业调研会诊,研究发展路径、支持政策,分产业建立“七个一”工作体系,以“链长”协调服务和“链主”企业主导,统筹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第四件事是政企“面对面”。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行业、企业分化趋势明显,一些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受阻等压力。为更精准有效地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今年东营市建立了“政企面对面、亲清解难题”恳谈制度,每季度由市长主持召开一次恳谈会,每次邀请10位左右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共同分析企业运行情况、行业发展趋势,认真听取企业反映的困难,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一个月内拿出办法。目前,已帮助20家企业解决了项目手续办理、招工用工难、用电用气保障等36个难题。另外,东营市还持续用好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企业的一些新问题随时提报、限时办理,努力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第五件事是助力“大块头”。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企业发力,也需要政府助力。东营大块头的企业较多,前3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有23家,这些企业发展基础很好,新上项目、加快发展的意愿也都很强烈。东营市积极引导企业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让资源要素精准配置高端项目,梳理2-3年内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6月份以来,已面谈企业36家,谋划生成高质量项目个。对这些重点项目,市级优先统筹要素指标予以保障,重大项目成立工作协调小组,超前搞好项目建设服务,和企业一起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第六件事是拧紧“安全阀”。安全稳定的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工业大市,东营市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从年初开始接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提升行动、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安全生产百日会战,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全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危化品、道路交通等22个重点行业领域,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安排一个进行专题研究,并在会前由市政府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通过沉到基层去,既能发现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又能发现属地、部门工作上的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制定措施,持续跟踪督导,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抓整改、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率先建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正在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营市着力办好6件事,推动高质量发展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