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感慨完捐赠物上的诗,我们聊聊语言的质感和
TUhjnbcbe - 2025/7/12 17:57: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咪佳

日本友人在捐赠给中国的抗疫物资包装上写下中国古诗词,语言的魅力引发了网民澎湃的情感共鸣。

这些天,到处都能看到新媒体在征集锦心绣口的朋友。

如果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的世界的边界,语言的质感就是你的世界的质感,为什么我们日渐感觉到自己已从一个斑斓的世界里坠入了色彩越来越单一的空间?

其实早在年,托马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T.S.Eliot)就创作了《空心人》(TheHollowMan),讽刺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我们是稻草人,我们是空心人,我们身上充满了稻草,我们无依无靠……”

……

“当世界结束的时候,不是‘轰’的一声,而是‘嘘’的一下。”

今天人们之所以是这样的一个空心状态,是因为我们借助技术,外包了很多东西,比如思考、表达。当我们把这些能力外挂的同时,也是人被掏空的过程。

古诗词的“颗粒感”

关于语言囚笼的讨论,也不是从这段时间开始的,去年就有一段视频红起来:

(年版《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片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慨完捐赠物上的诗,我们聊聊语言的质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