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无棣县碣石山镇七人普那些最不一样
TUhjnbcbe - 2025/7/14 10:4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啊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作者王延明

无棣县碣石山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设在镇政府二楼,很普通的两办公室,但也有其特别之处。自7月份以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还时常传出“争吵声”,晚上也常常是灯火通明。

对于人口普查,有关同事、有关经历、有关感情,未曾忘怀的人普片段,笔者总会涌上心头。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人口普查中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情,听听这六名人口普查员“最”不一样的故事。

碣石山镇“七人普”办公室由6名成员组成,这6个人平平凡凡,然而,在“七人普”工作中,这个不起眼的团队凝聚在一起,爆发出强大的工作合力,该镇人普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走进普查办,只需稍稍留意一下他们的一些工作状态,就会发现与众不同的“最美”之处。

年纪最长——张金涛,出生于年,是年就担任碣石山镇统计站长的老统计了,年入伍后当了四年海军。进入统计系统以后,张金涛参与过两次农业普查、三次经济普查、两次人口普查。作为一名“老兵”,张金涛不但是碣石山镇政府在职工作人员中年龄最长的,也是无棣县整个统计系统公认的“老大哥”。这个“老大哥”的称呼,不仅仅对他年长的尊称,更多是因其工作踏实到位,做人憨厚朴实,经验能力突出的一种肯定。

岁数最小——李玉洁,出生在年11月份,比张金涛整整小36岁。年“五人普”的时候,李玉洁还不能作为普查对象;年“六人普”,十岁的李玉洁懵懵懂懂,还只是个背着大书包奔跑在上学路上的小孩子,对这段普查经历没有多大的印象。而这一次七人普,李玉洁以一个全新的身份——普查员来参与,开启了一段人生新体验。

最耐心——张藏。“您好,您是大山海产的老板吗?我是镇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今天去您店里登记时,您不在。请问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再去。”碣石山镇镇区及海产品市场有多个商铺,这些人户口性质复杂,人口流动性强,划分了十个小区,由镇普查办直接负责。如何上门摸准这些老板们是不是在商铺居住,以及身份证等信息,是个难题。往往上门登记见不到人,电话联系不接电话,被误认为骗子的情况时有发生。完成一户登记需要跑好几次,打无数电话,反复解释才能成功。张藏不厌其烦,耐心沟通,语气平和,不急不躁,通过和气的态度,温柔的话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普查难题。

情况最熟悉——李宝锁。“这一家卖衣服的说的不对,她晚上在店里住,她孩子在咱中心小学读书,我经常看到她早晨从店里送孩子上学。这一户儿媳妇嫁进来,户口没迁过来。这一户孩子读高三,妈妈在无棣陪读……”李宝锁娘家在大山西村,婆家在镇政府驻地大山东村,担任村妇女主任15年了,对村里,对镇驻地各个单位、商铺了如指掌。在人口普查中,充分发挥人头熟、地面熟的特长,对一些难进门,不配合的住户,李宝锁说着笑着就解决了。

最执着——乔绪真,头一次接触人口普查,“没想到这么复杂,那些指标解释太难理解了,咱又笨,真是头大。”就是这个自称笨的普查员,凭借不服输的执着精神完成了一个大活儿。镇区里有多个寄挂户口,这些人现在在哪里,怎么联系?都毫无头绪,简直是一团乱麻。乔绪真主动和李玉洁承包了这项工作。打电话找人,录入信息,核实情况,每天看的头昏眼花,如同完成一个十字绣,耐住性子,一点一点磨,持续了六七天终于都完成。

行文至此,细心的读者“据统计”发现还少第六个人,那就是此文作者,隐身幕后,默默记录“战友”们努力奋战的身影,为他们普查路上的工作足迹悄悄留痕。自“七人普”开始以来,笔者共发表普查新闻20余篇,其中一篇发表在《中国信息报》头版“七人普镜像”,一篇登陆“学习强国”,及时推介普查一线工作动态,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对于普查,作者有特别的感受,是碣石山镇“七人普”办公室里参与普查最多的。工作24年来就没有离开过基层统计,年上班不到一个月参与的第一项大工作就是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至今,作为普查指导员参与国家“三大普查”达10次,其中农业普查三次,经济普查四次,人口普查三次。因为经历多,作为老普查员多了一份坦然从容,除了责任在肩,使命担当,更多的是一种为大国把脉的家国情怀。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七人普,一段光荣的旅程,将成为碣石山镇“七人普”办公室每一个成员难忘的人生经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棣县碣石山镇七人普那些最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