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16日讯(记者季宇轩)“你好,请出示苏康码,测温”。8月1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见到一位嗓音甜美,身材娇小,身披红马甲,胸前佩戴党员徽章的女党员,在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泉东社区下余冲路口检查着每一个进出社区的车辆和人员,为社区疫情防控筑牢第一道防线。
陈思正在抗疫一线紧张工作
“下沉”一线,要埋头苦干
她叫陈思,7月27日,她接到上级通知,派她到汤泉街道泉东村,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接到通知,她心里明白,到了社区,要切切实实为社区办实事,服从社区安排。尽管每天开40分钟的车,可她每天都提前几十分钟到岗,她说,刚来的15天里,气温一直维持在35摄氏度左右,而马路上的气温更是达到了近50摄氏度,她曾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战高温、斗酷暑,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核酸检测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后几天,她一直被安排在卡口值守,每天进行信息排查,小区管控,防疫宣传等各项工作,以严实作风为泉东村“守好门、站好岗、尽好责”。
“下沉”一线,要沉心静气
陈思说,作为“下沉”干部,她心里也曾有过难过,身边很多同事,有的单位派来了十几名党员,每天都有一名领导下来陪同他们,和他们同甘共苦,一起值守;有的单位党员,只要上半天班;有的单位党员,今天来了,明天就换其他同事。而她自从来后,没有调换的人,没有休息日,连上厕所都要跑很远的路。前几天,她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影响工作,没想到,竟然全身水肿,连脚肿得不能穿鞋。有的村民劝她,跟单位请假,她始终默默承受,她说:“挺一挺就过去了,天气降温就好了。”
“下沉”一线,要接地气
在“下沉”一线的二十天里,陈思不断学习社区老党员的优点,了解社区情况,及时和社区书记沟通,一些老人没有手机,没有苏康码,她就及时和社区相关人员联系,及时帮助群众,建立纸质档案出行卡。她还积极宣传抗议相关知识,创作了很多励志诗歌,发在群里鼓励大家,一起努力前行。当看到有村民生病了,考虑到疫情期医院看病,她特意为他们从家里带来了药。她说“我们是一个集体,大家都好,我们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陈思说,党员“下沉”,是扎根也是历练,更是铸魂,这次“下沉”一定要沉到底,涵养“向下”的力量,在沃土中,锻造出“根深蒂固”和“枝繁叶茂”。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