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项向荣
CFP供图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10所参与大学生村医培养的院校之一,近日该校传出喜讯:实际共有人来校报到,比省里定的计划招生数多了人,不少人分数还超了本科线。校方惊喜的是,一开始还担心完成不了招生计划,没想到还超了这么多。在今年“村医计划”的招录工作中,荆州曾两次追加招生名额。
村医人才不断流失一直是个问题,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农村医疗的网底,关系亿万农民的健康。村医还是基层医改的主力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更是少不了村医。
培养大学生下农村当村医,是近些年来国家为平衡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之一,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但同时要看到,青年才干下了基层,却很难留在基层。毁约跳槽转行的案例依旧不少,这说明推行大学生村医政策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政策的扶持。
但此次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村医计划”招生爆棚的现象说明,以往留不住人的村医,受到了“00后”们的青睐,让农村医改看到了曙光。
近年来,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方兴未艾。不少地方出台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举措,明确表示要提高乡村医生薪酬待遇、完善乡村医生养老社会保障机制。据湖北省《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年定向培养实施方案》,对录取的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学费并按协议补助生活费;毕业后,按照协议安排到所辖县域村卫生室工作;符合条件的经考录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管理,享受政策规定相应待遇。同时在职业发展及晋级空间上也给出了“定心丸”。
农村环境变好、政策的倾斜预示着乡村基层医疗卫生环境积极向好。但更应看到,“00后”闪光的信念也是原因之一。有的学生上本科线却没被录取,但从医的决心却没变,因此主动调剂到了“村医计划”里。还有一些学生谈及幼年时村医积极拯救他们的印象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因此萌生感恩回报社会之心。比起福利待遇、工作晋级、农村条件改善等硬件,这些内心信仰意识的坚守和升华,是让人们看到“村医计划”能在中华大地繁盛花开的基石。
“村医计划”是一项有利于社会民生双赢的好政策,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乡村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紧缺问题,对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基层基础医疗卫生水平,切实增进和保障乡村群众享受健康卫生等基础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从数量、质量上改善乡村医疗服务人员结构,是乡村医改成功的基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