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刊总第39期
百家联风
万花楼微刊名片
顾问:钟家佐钟振振林峰宋彩霞
总策划:*家才
总编:丁冬杨焕
副总编:符瓦钟浪声
封面题字:钟家佐
本期轮值
审稿:丁冬
编辑:丁冬
设计监制:石枫
排版:石枫
百家联风
01
编者按
李家金先生是广西玉林市的楹联名家,他一生创作的对联共有多副,其中一些楹联夹杂有广东方言或玉林土语。唐懋洁在《李家金其人其联》一文中写道:“他的对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地方性于一体,读来情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有些巧妙的对联在民间流传广泛,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谈论话题。”
02
作者简介
李家金(?):广西玉林市玉州区高山村人。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从教半世纪,生前为玉林市三中退休教师。他精于诗词、歌赋、联曲、书画和戏剧,著有《学诗基础》《诗联丛话》《应用新联》《玉林山歌研究》等。中华诗词学会、广西历史学会、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曾任《万花楼诗词》主编。为全球汉诗诗友联盟三届年会特邀代表。
03
代表作品
在中山大学时应广州诗社征联获冠*对联
人闹我唔少;
*理佢咁多。
(注)唔:同“不”;佢:他;咁:这样。
桂林盆景苑联(桂林诗词第12集)
盆中花草虽微植;
架上山林却大观。
励谦联(玉林市报)
合浦珠还堪借鉴;
鬱林石在更为模。
(注)鬱林石:指廉石。
南宁青秀山古钱门联(南宁晚报)
古风莫任成邪气;
钱路须防入后门。
自挽联
一事无成,枉在人间称铁汉;
半文不剩,且归地下铸铜仙。
(注)铜仙:铜钱。
抗日时期松山角戏台对联
来班般班,般三般四,般过了许多故事;
见阵杀阵,杀一杀二,杀不死几十喽啰。
(注)般:演。
自寿联(玉林老年报)
椿萱凋谢,留下孤苗经风雨,起伏无常,浮生恰似葫芦命;
书剑飘零,挣来方帽走江湖,爱憎有异,薄誉全凭粉笔功。
抗日时期大府园戏台对联
抗日大事,振臂高呼,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百般奋志图存,问狗也知操胜券;
救国辛红,挺胸苦战,逢敌杀敌,逢奸杀奸,
一旦扬威祝捷,劏羊还要饮多杯。
(注)劏羊:玉林俗语,指饮醉后呕吐。
04
重要作品
*法机关联(广西法制报)
*纲遵*示;
法制促邦兴。
桂林玄武阁联(桂林《美都联珠》)
玄学莫离真理;
武功应卫群生。
桂林花桥联(桂林诗词第12集)
花开四季春常在;
桥度双星爱水连。
桂林榕杉湖联(桂林诗词第12集)
榕杉为邻情至洽;
鞭蓉作伴气同香。
桂林芦笛岩联(桂林诗词第12集)
南山高峻供栖凤;
溪水澄清好蛰龙。
桂林忆昔亭联(桂林《美都联珠》)
忆事常思堪借鉴;
昔人亦有可为模。
为“养心轩”赠联
养生快乐穹穹教;
心地光明主主擎。
春联(广西日报)
新春美景三光照;
华夏宏图四化兴。
邕宁蒲津公园长廊亭联(南宁晚报)
长途能显骅骝力;
廊庙堪呈鼎鼐才。
抗日时期松山角戏台对联
地方荒凉此间却十分热闹;
世界动乱这里乃一样太平。
戏台对联
台上人,谁个似吾,谁个似汝;
戏中事,何者应戒,何者应从。
木偶戏台对联
戏台上不是真人,扮作伶星,各种行为都好像;
观众中所生奇事,编成剧本,亲身表现极威鸡。
抗战胜利大府园戏台对联
干戈滚地,无限惊心,忽闻蓬岛投诚,鞋底跳穿,几乎震动寒山岭;
锣鼓喧天,最为顶瘾,纵使棉圩失意,镬头挂起,也要光临大府园。
编者名片
丁冬:实名杨裕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楹联学会理事,玉林市诗词学会第二会长兼《万花楼诗词》纸刊主编、《万花楼》微刊总编。曾任中华诗词论坛《歌诗方阵》首席版主。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词创作,至今在国内各级报刊网微发表诗词数千首,曾获全国华夏诗词奖。主张“歌诗兼容”即“雅俗共赏的民歌语言与近体诗的声律两者大体兼备”,主要著作为评论集《论歌诗兼容——关于“刘三姐”嫁“王力”》,歌诗集《阳光平台》,歌词集《琴韵》,新诗集《太阳诗情》等。诗词作品《南湖》《贪官被捉》等七首,被收入《诗词千家》第三卷出版。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