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朱红艳大姐的一地鸡毛
TUhjnbcbe - 2021/2/26 18:59:00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大姐的一地鸡毛文/朱红艳一连多天,梅子都做着同样的一个梦,梦里年过五旬的大姐,蹒跚着身子,吃力地背着烨(外甥),一步步朝前挪着。烨的个头早已高出母亲许多,萎缩的双腿弯曲着拖在地上,一顿一顿的。大姐的脸因为使力而涨得绯红,额头有豆大的汗珠出来,慢慢地顺着脸颊流下来,有的打在地上,溅起一缕几不可见的轻尘,有的滴在白衬衣上,晕染成一点点不规则的汗渍。那汗渍很是刺眼,一会竟演变成了血红,触目惊心,刺得梅心里一阵阵抽痛。她便在这种无比清晰的疼痛里,突然惊醒了过来,使劲揉揉眼,竟有些湿润,四周仍一片漆黑,拿出手机一看,才凌晨4点钟,却再无半点睡意,便索性坐靠了起来,呆呆地发怔。梅子的家族算得上是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父母已经80有余,身子却还硬朗,思维依然敏捷,温和开朗如常。并没有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老人通有的固执自私的毛病。兄弟姐妹五个也都有各自和谐的小家庭,虽然没有别人家的富贵显赫,却也是吃穿不愁,兄友妹恭。近两年,考虑到父母日渐年迈,能陪他们的时光已然不多。梅子兄妹便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大家子至少两周聚一次,各家轮流作东。为的是让父母在迟暮之年,好好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一辈子善良要强,口才极好的老母亲,喜欢热闹,常常会在梅子姐妹敬酒的瞬间,突然想起远在县城常常缺席的大女儿,笑颜如花的脸上,突然便有了伤感,偶尔还会淌下几滴伤心的眼泪。远在保康县城的大姐,自小便聪明能干、善良勤劳。作为一个大家庭的老大,她永远是最吃苦耐劳的那个。有着一手好厨艺的她,在家庭聚会里永远是掌厨的那一个,大家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她带来的美味,一边感叹着她的厨艺又精进不少。而大姐,仍一如既往温暖的笑,并不多话。这样的她,让人心疼,更让人尊敬。熟悉大姐的人,都深知她的不易。性情柔和、个头不高的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一个病弱的家。年轻的她大概从来没有想过,上帝在赋予她母亲的身份时,也赋予了她无尽的苦难。她生下的儿子被确诊为脑瘫。整整十年的光阴,坚强倔强的大姐,每日背着脑瘫儿子辗转于北京、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债台高筑,医院消*水的气味里度过,憔悴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常常累得要昏死过去。但她从不认输,她以为自己可以和命运抗争。但十年的消耗,十年的青春却依然换不来奇迹。在医院最后告知勿需再浪费钱财的刹那,大姐哭了,哭得声嘶力竭,哭得气断肝肠!终于,她认命了,背着儿子平静地回了县城,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如今,儿子烨已经30多岁了,日日与轮椅为伴,却有着颗开朗阳光的心。没有病人的愁苦邋遢,整洁干净,思维清晰。整个家也窗明几净,温馨宜人,处处可见女主人的灵秀之心。如今,曾经年轻貌美的大姐,日渐苍老了起来,皱纹开始爬上了她的脸,往日清明的眼神也日渐浑浊。但脸上那招牌似的温暖的笑,却一直都在。岁月的磨难并没有让她颓废惆怅,反而让她学会了笑对一切。已经退休的她,如今似乎又有了新的职业,在广场当起了免费的舞蹈老师,带了不少人,每月都教给大家一曲新舞,凭着自己良好的人品和精湛的舞艺,影响了一大批热爱舞蹈热爱生活的人。谁能想到,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女人,却把原本一地鸡毛的生活,经营得如此有声有色,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大的成功!大姐啊大姐,要我如何不爱你。朱红艳,供职于襄阳市财*系统,文学爱好者。END

阅读推荐

李杰|往生(中篇小说节选)

王新春|吃在童年

李杰|往生(中篇小说节选)

张发志|印象中的*豆

晓苏|马良的河流

晓苏|祝贺世波熊慧喜结良缘

音乐教授把课堂搬到了乡村田埂上

姜艳|印象南宁

姚龙均|且抛闲愁与桂花

张玉梅|秋

崔道斌

双桂堂里月饼香

彭宗怀

独占三秋压群芳

张天堂

花鼓歌

●关于我们《新时代文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红艳大姐的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