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菊花画与菊花诗
TUhjnbcbe - 2021/2/27 19:29:00

本期组稿及题记撰写:*珠

菊花画与菊花诗欣赏

题记:每当深秋季节,严寒霜冻侵袭大地,百花全都凋零,此时唯有菊花傲然挺立。“*花晚节香”,在传统文化中,菊花的坚强与傲骨象征人的坚贞高洁。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歌与绘画的形式赞美菊花,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晋代陶渊明赞美“秋菊有佳色”,明代郑板桥在《题菊石图》中赞美菊花:“南阳菊花多耆旧,此是一种延年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叫霜鬓变成鸦”。菊花不仅能观赏,还是雅致的食材,入馔清香悦目,丰富了饮食文化。菊花自古以来还是养生保健的要药,深受医药学家的推崇,素有“延寿客”的美誉,苏轼在《赵昌寒菊》中赞美其“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今天就把一组以菊花为主题的原创诗歌呈现给大家。

(中国画徐渭作品)

又重阳

文/林珊

又重阳,东篱采秋光,菊正*。菊正*,枝枝被银霜,淡容妆。淡容妆,冰肌玉骨香,满庭芳。满庭芳,露冷紫霞裳,秋夜长。秋夜长,独醉易悲凉,邀吴刚。邀吴刚,酌一壶过往,觅诗章。

(注:满庭芳为词牌名,紫霞裳乃菊之一品种。)

作者简介:林珊,江苏南通人,本名吴春燕,常用网名林珊、翩翩燕无痕、潇溁。爱美爱舞爱诗画,年行走博客,始与诗歌结缘;不为名誉写诗,且求一份心灵的自由,不至于人到中年让生活磨得过于迟钝和庸俗。

(中国画钱松嵒作品)

咏菊花

文/江艳

芬芳薰百草,

冷艳傲群英。

暮候寒霜至,

晓染清露稀。

秋来有佳色,

欲去不忍离。

流连终忘返,

南北复东西。

绿水并金盏,

绛珠共银碗。

或言花似雪,

又叹桃花面。

冷对观花人,

大美本无言。

(中国画钱松嵒作品)

菊韵

文/江艳

西风起时方吐蕊,严霜过后更峥嵘。满园香薰游人醉,却恨秋光太匆匆。

作者简介:江艳,笔名九九,曾为中学高级教师,现为自由职业者。少怀文学梦,偶有散文、杂文发表在《扬子晚报》等报刊上。各种文体皆做尝试,偶作诗词歌赋,部分诗文被《梦乡网》、《读后感电子杂志》收录。

(中国画钱松嵒作品)

菊花

文/邵焕芬

上品菊花生秋季,飞*满天怎可及。入茶入药称寿客,悦目轻身两相宜。

作者简介:邵焕芬,天津滨海人,天津作协会员,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天津日报》、《滨海时报》、《乌鲁木齐晚报》、《西安晚报》、《广东清远报》《海南农垦报》《六盘人家》、《四川资阳日报》、《橄榄林》、《南宁晚报》、《张家界日报》、《淮北日报》《徐州晚报》、《长江航运报》《都市时报》、《富川》《荆门杂志》《小拇指》、《健康与生活》、《短篇小说》《汉之南》等报刊杂志。著有诗集《化蝶》。

(中国画钱松嵒作品)

贡菊

文/阿龙

我见过更多绿色还有蓝。在我双肩之上漂浮的十月挽住树梢稀疏的光阴和我低头精心梳理的往事。一条河流经过了我一些声音穿透了我。一把来自秋天的尺子,丈量了我走近又走远的气息。躲在自己新鲜的白里我想唱歌,从绿色沙哑的低音到云朵顶端高亢的蓝调,还有云雀推送的温暖羽毛,从我的梦中滑过

作者简介:阿龙,山东高密人,早年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现经营金银花种植园。业余时间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作品见诸于报刊杂志。代表作有长诗《物之语》,长篇组诗《舞在苏州》、《爱以药名:我的本草纲目》,散文集《发现高密》等。

(中国画钱松嵒作品)

感谢您的浏览!

作者授权昆明添彩制作微文,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菊花画与菊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