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柳州最高气温均保持在35度以上
柳州气象台不停更新高温橙色预警
柳州城区更将出现37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高温袭城,暑热难耐
已有多人中暑被送医
热射病三个字也成了热门话题...
(30日的高温预警)
杭州法医徐云龙的工作笔记上面
密密麻麻地
记载着14起身亡事件:
中暑死亡:
年7月16日,刘某(男,41岁,重庆人)在自己的三轮车旁高温中暑死亡。
年7月17日,李某(男,43岁,安徽人)中暑死亡。
年7月20日,张某(男,45岁,安徽人)在货车内休息中暑死亡。
年7月21日,何某(男,68岁,山东人)工作中中暑死亡。
年7月21日,贾某(男,69岁,山东人)中暑死亡。
年7月23日,孔某(男,78岁,萧山人)走路过程中暑死亡。
年7月24日,某出租屋(无空调),方某(男,40岁,安徽人)在房间内中暑死亡。
年7月24日,男子(45岁左右,身份暂未知)中暑死亡。
年7月25日,汤某(男,30岁,河南人,快递员工)中暑死亡。
年7月25日,一租房内一男子(身份信息暂未查明)中暑死亡。
年7月25日,陆某(男,48岁、云南人)骑车过程中中暑死亡。
溺水:
年7月18日,杨某(13岁,安徽人)因意外溺水身亡。
年7月21日,杨某(男,29岁,四川人)溺水身亡。
年7月23日,张某(男,31岁,安徽人)因意外溺水身亡。
而本月中旬,7月12日-14日
这三天里广西也发生了两起猝死事件
据医生说,这很可能跟高温有关
第一大凶手就是
高温所引发的重度中暑——
热射病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
热射病可不是简单的中暑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把中暑当回事,认为只要多喝点水,吃点解暑药,到阴凉的地方歇一歇就好了。但是,中暑也分轻重,严重了真的会要人命!
.
.
.
柳州的高温天气仍在继续!
但很多老年人为了省电费不开空调
热射病也危害到大部分老年人...
老年人是中暑高发人群很多老年人觉得开空调太费电,而且不健康,所以宁肯出出汗也不愿多开空调。殊不知,老人体质本来就差,器官老化且不少伴有各种器质性疾病,如果热中暑进入了ICU急救,将得不偿失,危及生命健康。
除了柳州,各地也出现了很多老人中暑的案例。
对于老年人来说,高温天开空调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但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最好控制在26℃—28℃。且老年人也不适宜一直躲在空调房里,因为身处密闭的环境,时间一长空气就会污浊,而且容易滋生细菌,抵抗力相对差的老年人如果呆得时间长了,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在清晨室外温度还不是很高的时候,老年人可以不开空调,并适当到外面走走。等到近中午了,再开空调。而等到下午4点以后,可以把空调关一关,开窗给房间通通风,也顺便让自己透透气。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千万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间,从常规室温下走进空调房间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身上的汗擦干。
高温天气,小心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
出现体温略有升高、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份,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在38度以上。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重症中暑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遇到中暑怎么办其实
这种天气
千万不要为了省钱
而不开空调
非劳力性热射病由暴露于高温环境造成,多发生于幼小、年长、有潜在疾病的人。
劳力性热射病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高强度的体能作业造成,多发生于健康青年人、运动员、*事人员。
网友评论基督山丶伯爵:父母那一代人节俭惯了!我妈也是啊,每天回去都是我强制着开空调的
初·爱:给家里装了2个空调,结医院也不舍得开!还硬不相信腹泻也是中署一种症状
拿破仑女女:我的爷爷奶奶也是,省电省得拦都拦不住。夏天热的直流汗狂扇扇子也不开空调,一说开空调他们就说冷,要么就说吹的不舒服
圆圆:之前爸妈也是不肯开!还是说了好几次!医院话费!不如该吹吹吹!不要不舍得!
肉肉:以前我爸妈也不肯开空调,今年终于肯开了,还是从早开到晚,今年太热了
甜甜yy:太省了哇,我们这里昨天就热死了一个老太太,哎真是想不通的有空调不开干嘛
很多人对中暑还是有一些片面的理解,认为暴晒以后才会中暑,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室外高温作业已很少会出现中暑。反而室内不通风,室温过高才是目前导致中暑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年轻人来说,
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空调是必需品。
但对很多老年人来说,
开空调或许不是那么容易主动做的事情,
子女应帮老人积极转变观念,常回家看看,
或时常电话联系,让老人“敢”用空调,
享受现代生活,为自己也为子女,保重身体健康。
▍内容来源:桂林晚报,南宁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