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南宁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TUhjnbcbe - 2021/4/5 23:58:00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答辩,南宁列第一!

如最终获得资格,未来3年南宁将得到国家16.5亿元以上专项补贴金!


  3月27日,自治区*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市长周红波率队赴北京参加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参与答辩的全国2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得“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答辩决赛桂冠。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如国家最终确定南宁市获得“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资格,意味着南宁市在未来3年将获得国家16.5亿元以上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这也是南宁市继去年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策综合示范城市”3年15亿元补贴资金之后获得的又一高额中央单项补助。这是南宁历史上荣获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贴最高的一次。

什么是海绵城市?

城市就像海绵,让水的迁移更加“自然”。从概念上来说,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等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2个城市答辩南宁总分第一


  你知道吗?这次全国共有34个城市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过财*部、住建部、水利部初审,确定南宁、济南、嘉兴、重庆、厦门、福州、深圳等22个城市进入竞争性答辩。海绵城市的申报竞争非常激烈。经评审专家现场打分,南宁获得了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

↑↑南宁投资过百亿打造“中国水城”。图为碧水映蓝天的相思湖公园。


  南宁素来很重视城市水环境打造。去年12月,国家三部委领导率中央部委海绵城市示范市考察组到南宁调研,充分肯定了南宁雨水综合利用、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南宁加快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探索更多经验做法提出了许多要求和期许。


  尽管如此,对于南宁来说,创建海绵城市的现实需求仍然十分迫切。当前,南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与许多城市一样,受到城市内涝、内河污染等问题的困扰,迫切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着力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今年南宁市城市公园、道路、公共建筑、城市绿化花化等部分工作中,南宁已经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作了部署和安排。

海绵城市雏形南宁随处可见


  南宁拥有“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以及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等城市名片。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5%,建成区绿地率达36.6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据悉,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南宁已积累了不少做法和经验。南宁实施了多个世行、亚行贷款支持的水治理项目,并实施了截污治污三年攻坚计划(—),已投入多亿元推进“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建设,完成了一定规模的海绵城市工程,为项目建设、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

↑↑南宁市近年新建多处具备蓄水功能的湖泊


  另外,南宁市创新了城市生态治理的投融资模式。小布了解到,全国第一个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确定投资人、合同金额10亿元的水治理PPP项目——那考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实现了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行先试。


  目前,南宁海绵城市的雏形已经随处可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新建的大批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树栽花、大幅提升绿地率,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建设试点城市南宁举措明确怎样建设海绵城市?

●确定示范区域——在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划定总面积为60.1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分为六大片区

●制定控制目标——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

●优化示范项目——安排示范项目个,涉及河流水系、公园绿地、公共建筑等八大类型


  根据余远辉书记在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答辩会上的陈述,南宁市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系列举措。


  首先,确定示范区域。按照集中连片、兼顾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原则,在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划定了总面积为60.1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并根据现状特征及建设特点,分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内河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6个片区。


  其次,制定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南宁降雨量大、降雨天数多、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有限,以及现状建成区改造难度较大等多重因素,经过数据测算、建模分析和实地校核,确定了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的目标,并已将指标落实到具体地块和项目。

↑↑南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


  另外,优化示范项目。从试点区域的实际出发,经严格筛选,共安排种类齐全、代表性突出的示范项目个,含新建项目和改造提升类项目,涉及河流水系、公园绿地、公共建筑、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等八大类型。这些项目与相关专项规划、城建计划合理衔接,符合国家排水防涝和防洪标准,完全可以支撑试点区域目标的实现。


  南宁市下一步还将拓宽投融资渠道。按计划,试点项目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为95.19亿元。南宁将设立试点项目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地方财*投资及时到位。同时,配合金融机构成立城市发展基金,推广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计划采用PPP模式融资的项目投资43.66亿元,占总投资的45.87%。


  南宁已经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策制度,对总体目标、重点工作及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下一步,南宁将进一步完善*策和机制,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南宁市建设海绵城市探索建设路径

一、建立南方多雨地区城市雨水管控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模式;

二、积累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溢流污染和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

三、创新城市现状建成区海绵化改造的激励制度;

四、形成城市新建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全过程管控机制;

五、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

六、总结南方丰水地区实现节水、治污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践经验。

(综合南宁晚报、南宁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宁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