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怡景小游园,不少群众一边聊天、下棋,一边观看由我市老年粤剧爱好者组成的梧州市群艺曲艺团表演的粤剧,这些粤剧爱好者为老百姓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现场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掌声不断。
演员表演中。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戏棚官话”,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特别行*区、澳门特别行*区等使用粤语方言地区的城乡,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演员穿戏服,准备表演。
业余演员穿上正规的戏服表演粤剧,受到现场观众的欢迎。
演员热情地和观众握手。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
伴奏乐队也很专业。
光绪年间,粤剧传入梧州。其时,广东粤剧红船班经常来梧州演出,随后又溯江而上向南宁、百色和柳州等地传播,使其成为广西拥有众多观众的一大剧种。
一些粤剧爱好者也在现场表演粤剧。
粤剧在梧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专业剧团外,还有不少业余的粤剧团、队。这些剧团、队在重大节日或者周末会到公共场所或下乡演出,大大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梧州日报
wzrb-wz
图文:何华文
编辑:冼静
编审:张渊腾刘远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