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媒体开大广西日报刊登广西开放大学
TUhjnbcbe - 2021/6/27 3:08:00

4月1日,《广西日报》(第版新闻)刊登广西开放大学*委书记周鸿教授理论文章《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广西日报-04-01■周鸿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终身学习,是一个人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贯穿人一生的持续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不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激活和释放人力资本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之所以被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新事物不断涌现,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人们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以便更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就个人发展而言,学校只是人们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社会这个大“熔炉”才是检验人们知识、能力和本领的“练兵场”。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新本领,赋予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另外,一个人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般还不到30岁,而当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7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使每个人在结束学校教育后的4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时刻保持学习的生活姿态,在持续学习支撑的基础上成就人生梦想,过上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生活。

然而,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偏离终身学习的现象。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学习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有的装门面、摆盆景,学习流于形式、止于表面;有的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只有人人学习、乐于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使人力资本红利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提高社会创造活力和国家软实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协同发力,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的横向联通与纵向联动,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创造良好条件。

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在终身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比如,早在2年福建省就颁布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随后,上海市、河北省、宁波市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终身教育的地方法规和制度。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层面“推进终身学习立法进程”。这是从法律层面赋予终身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地位,有助于促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等基本理念的广泛传播。*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对加快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保障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平等机会,满足人们对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一是建立“终身学习大超市”。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聚集、整合和推广国内外各类优质精品课程及学习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终身学习大超市”,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学习需求。二是建设学分银行。通过为全民建立类似银行账户的个人学习账户,让人人都能记录、存储自己的各种学习经历与学习成果,同时提供个人学习分享渠道,让终身学习影响身边人,营造人人分享、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打通学分认定与转换的通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提供多次学习、选择机会,更好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培养终身学习专业化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离不开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策划者,又是促进者与推动者的专业人才。培养好服务终身学习的专业化队伍,一方面,可以在相关高校试点设置终身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建立严格且完善的上岗准入制度,对从事终身教育有一定年限的人员,进行培训进修及考核评价,保证专业人员素养和专业队伍整体质量。支持终身学习教育专业人员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不同需求、统筹各类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丰富理论知识、精湛专业能力,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加持赋能。

(作者为广西开放大学*委书记、教授)

来源丨广西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开大广西日报刊登广西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