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柳氏医派柳少逸本草经常用中药详解
TUhjnbcbe - 2021/10/22 21:56:00
重庆白癜风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223/4342723.html

薯蓣(山药)

薯蓣,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助,齐、赵名山羊。味甘,温,无*。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生山谷。

 

①一名山芋:郭注《山海经》云:“根似芋可食。”故名山芋。

②治伤中,补虚羸: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故以其补脾胃,益中焦之气之功,而有治“伤中”之功。又以其健脾、益肺、补肾之功,则具培补先、后天之本之治,可达补虚羸之效验。

③除寒热邪气:补脾则后天之本得益,而营卫得和而有扶正达邪之治;宣发肺气,而达宣泻邪气之功,于是脾健肺宣,可除寒热邪气。

④补中,益气力,长肌肉:脾主中焦,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即具补中长肌肉之功,且肾气足则脾健,故补中之力充。肺主气,而达益气力之效。

⑤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盖因其有益气养阴,补脾肺,益肾元之功,故久服有上述诸效。

即山药。为补益收敛药。治糖尿病之特效药。《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本草备要》: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入脾肺二经,补其不足,清其虚热。固肠胃,润皮毛,化痰涎,止泻痢。肺为肾母,故又益肾强阴,治虚损劳伤;脾为心子,故又益心气,治健忘遗精。

方如《金匮》方之治虚劳不足之“薯预丸”、“六味地*丸”;《局方》之治饮食不振、呕吐泄泻、脾胃虚弱之“参苓白术散”及“易*汤”等。

 

基原:为薯蓣科多年蔓生植物薯蓣的根茎。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既能补气,又能养阴,具补而不滞,养阴不腻,为培补中气最为和平之剂。故与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相伍,《和剂局方》名参苓白术散,为治疗脾胃虚弱证,而见食少纳呆,体倦便溏,或妇女带下候者之良方。它如山药与清半夏、藿香、枳壳、陈皮、木香、连曲、炒谷芽、炒麦芽诸药为丸,验方名小儿调胃散,以治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之候。

山药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益肺肾之阴,并能固涩肾精。如吉忱公将金匮肾气丸合阳和汤施于临床名阳和饮,用治肺、脾、肾亏虚而致之久咳久喘者。又如《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丸,以其培补三阴之功,而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之候;它如六味地*丸为之类方有《医宗金鉴》知柏地*丸,《医级》杞菊地*丸,《医贯》七味都气丸,《寿世保元》八仙长寿丸(又名麦味地*)。又如山药入《金匮要略》之肾气丸,以其补肾助阳之功,而广泛应用于腰痛脚软,小便不利,阳痿早泄之候,尚可用于痰饮、咳喘、水肿、消渴、脚气,转胞而证见肾阳不足者,其类方有《济生方》之加味肾气丸(又名牛车肾气丸)、十补丸。它如入《景岳全书》之秘元煎,药由四君子汤加山药、芡实、远志、炒枣仁、五味子、金樱子组成,以其益肾固精之功,用治肾虚遗精、泄泻及白带之候。

阴不足则内热,补阴则能清热,故山药以其养阴生津之功,而用于消渴或阴虚津亏,烦热口渴之候,如入《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玉液汤,药由生山药、生*芪、生内金、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组成,以其补气升阳,健脾开胃,养阴生津止渴之功而收效。原多用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今可用该方治疗肿瘤放化疗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而见口干渴,而属脾肺气阴两虚者。

本文选自柳少逸著《本草经常用中药详解》。

复健王

1
查看完整版本: 柳氏医派柳少逸本草经常用中药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