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药可同时入煎,但是部分中药因其质地、性能、临床用途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后下
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或者久煎会破坏其有效成分的药物也应后下。后下目的是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有效成分受热易挥发的药物
芳香性中药均含挥发油,久煎使其气味挥发,有效成分损失而影响疗效,因此煎煮宜后下。如薄荷、金银花、香薷、紫苏叶、鱼腥草、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
薄荷用文火煎煮2.5分钟左右,煎剂中的薄荷脑和薄荷酮含量达到高峰,煎煮10分钟后二者含量消失过半。芳香性药材白豆蔻在制汤时,应采用浸泡煎煮的方法,以煎煮2分钟为宜。砂仁在煎煮5分钟时会发油煎出率最高。肉桂在制汤时,应采用浸泡煎煮的方法,以煎煮10分钟左右为宜。这些药物入汤剂宜后下。
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
有些中药的有效成分久煎或受热后易破坏或分解,在煎煮过程中应后下,如大*、钩藤、苦杏仁、番泻叶、青蒿、麦芽、谷芽、决明子等。
大*中泻下的有效成分是双蒽酮苷,久煎后多被破坏,泻下作用大为减弱,因此,取大*泻下之功时,常须后下。大*在煎煮15分钟时总蒽醌的含量最高,是用于泻下煎煮的最佳时间。钩藤所含钩藤碱及钩异钩藤碱分子中所含酯键,在煮沸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钩藤煎煮时间超过40分钟,生物碱煎出量就下降。
苦杏仁在水煎5~20分钟范围内,苦杏仁苷提取率随提取率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当提取时间为20分钟时,提取率达到最高值。番泻叶主要用于泻下导滞,其有效成分为结合性蒽苷,这些苷类成分对热不稳定,长时间煎煮易分解为几乎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使泻下的功效降低。番泻叶以20倍的水量80°C的水温,浸泡1小时为宜。鱼腥草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清热解*的作用下降。这些药物水煎适宜后下。
煎煮时间越长*性越大的药物
山豆根味苦,性寒,无*,归肺经,为治咽喉肿痛的首选药,临床上常单味煎汤服用或配伍玄参、射干等。有关资料证明:山豆根内所含的苦参碱-甲基金雀花碱有较强的*性,过量服用后可导致中*,出现头痛、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则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山豆根虽本身无*,但有体内蓄积作用,临床使用不得超过10克。山豆根入煎剂煎煮时间越长,*性越大。为减轻*性,水煎时宜后下。
-tobecontinue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