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心(江苏太仓)
图
网络
儿时庭院的苹果树
脑海中时常萦绕着儿时的一幕:仲春时节,庭院深深,爷爷忙碌地备着春耕的农具和籽种;母亲抓一把谷米“咕咕咕”地召唤着撒向正待觅食的鸡群;我则被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陶醉着,那沉睡了一冬的树木花草,也竞相吐萼抽芽。绛红如羽毛的香椿头,俏丽似点点繁星的枣花,核桃树枝条上抽出的嫩绿细叶,目力所及,处处呈现着盎然春意。院落中那两棵苹果树花开正艳,浅红的花瓣缀满枝头,春风拂来,花枝摇曳,扑鼻的香味引得蜂飞蝶舞。那如梦的记忆,也点亮了少小离家的我,对童年的无限眷恋。
随着记忆之河逆流而返,承载往事暗室的天窗也被一点点掀开。记得儿时,总喜欢拿一个蒲团盘坐在苹果树下,翻阅五颜六色的连环画。在那些绘画地栩栩如生的小人书中,我知道了替父从*的花木兰,少数民族牧民逐水草而居,学校随牧民而移的“马背小学”……思绪还在“小人书”中畅游,风儿不经意拂过面颊,苹果树的花瓣会从树上轻舞飘落,在落英缤纷中,我时常垫着脚尖抬头仰望,看落花之处可结果儿。
当阳光透过树枝嫩叶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在满院静谧和煦中,我旖旎在旷然思绪里,幻想着红彤彤诱人的苹果缀满枝头,果香似在鼻翼萦绕,挑逗着我舌尖上因食物匮乏而饥渴的味蕾。那种“思果解馋”的垂涎相,忆起就令人莞尔。
每日清晨睁开惺忪的睡眼,总能隔窗看到枝繁叶茂的苹果树。我时常喃喃低语:“小苹果怎么就不长呢?还是那小不溜丢的!”母亲笑着说:“看把我仙娃馋的,那小苹果还不跟你一样,要一天天慢慢长大,如果一夜就长成大苹果,那就成妖果了,谁还敢吃啊!”
听母亲说,我满月时,她偶然发现院子不知何时长出了苹果树苗。犹如前世的约定般,我在春天出生了,它也破土而出,我认定小树苗是和我有缘的,我也对这个“童年的小伙伴”格外依赖,它曾带给我憧憬和希望,陪伴着我共同成长。我想儿时,我眼巴巴希冀小苹果快点长大,就犹如母亲期盼我快快成长一样。在流年往事里,庭院中的苹果树和母亲浓浓的爱,忆起心中就溢满香甜。
童年的日子总是伴着童真与稚气。记得那个*昏,母亲做了我最爱吃的齐花面,我美滋滋地坐在苹果树下,吃着飘着蛋花和葱香的“舌尖上的美味”。幼小的我竟一口气吃下三碗,直惊得母亲怕我积食,让我绕着苹果树转圈走,还戏谑地告诉我,走的越多苹果就长得越快。我竟信以为真,在那个日暮*昏,像驴拉磨子一样,绕着苹果树走了一圈又一圈。
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苹果总是令我们垂涎,每年不到成熟就被摘吃的所剩无几。忆起故乡儿时的苹果,那种酸倒牙的口味就让人忍俊不已。儿时多彩而绚烂的庭院,就像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一样,充满了妙趣横生的囧事和心与自然的贴合。
作者简介
金心,原名李仙云,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铜川市作家协会会员,期刊和副刊作者,一级残疾,花季年龄命运遭受重厄,一个用文字寄寓情怀,诉说心语,温暖人生的轮椅女子。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辽宁青年》《天津日报》《读者报》《中国信息报》《中国审计报》《中国老年报》《银川日报》《长春日报》《南宁日报》《福州晚报》《西安晚报》《太原晚报》《两代人》《自强文苑》等国内多家报纸和杂志发表百余篇散文、随笔、书评、诗歌、新闻报道等文章。也多次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回家”主题征文大赛启事
我们一生都走在路途。回家,是永恒的主题。越近年关,越是归心似箭,惆怅满怀与喜悦同在。在年元旦、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将联合举办“回家”主题征文大赛。有关事项如下:
一.主办单位:广东《书画研究》杂志社、《南粤诗苑》《南粤作家》编委会。
二.征文主题内容:回家。凡关于回家,关于路途,关于故乡,关于亲人的题材均可。
三.征文对象:全国各地的诗友、文友,全球华人作者,不受年龄、国籍限制。
四.征文体裁:征文以诗(现代诗、散文诗)及散文为主,诗歌三首(章)以内,散文不超过字为宜。
五.征文截稿日期:从即日起至年2月20日止。
六.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一名,价值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家书法作品一幅;另发奖金元;二等奖三名,价值元刘长东名家字画一幅,另发奖金元;三等奖五名,价值元名家书画作品;发奖金元,优秀奖十名,奖吉祥数字红包。网络人气奖三名,奖金、、元。凡获奖者均获得全国知名散文诗人李东华等的散文诗集。部分优秀作品将在杂志选登。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出版权、翻译权。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七.投稿邮箱:lantianyan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