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抵押”“高贷款”,只需要下载“客服”提供的APP,按流程操作就能迅速放款……近日,家住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的张先生收到一条短信,他万万没想到,点开短信链接后,一顿操作下来,56万元没了。
今年11月,家住南宁市五象新区的张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短信上显示“提供贷款”。有贷款需求的张先生,没多想就点开了短信上的链接,并按照链接的提示,在打开的网页上填写了个人信息。
张先生向警方提供与骗子交谈的聊天记录
随后,一名自称是网贷平台客服人员联系了张先生。客服以解冻费为由,让他交一定的费用才能放款,而且声称只要一放款,他交的这些解冻费就会悉数返回。张先生点击进去看到自己有28万元的信用额度后,就根据客服的提示3次转款,结果总共被骗56万元。
南宁市公安局玉洞派出所副所长何晓伶表示,如今不少诈骗分子都是利用短信、互联网平台发布办理贷款信息,在得知受害人打算办理所谓贷款的时候,就诱导受害人填写信息,之后伪装成客服人员与受害人联系,利用受害人急需拿到贷款的心理,以预交解冻费、扩额费、保证金、会员费等为由,让受害人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仅仅在11月份,玉洞派出所就接到10起电信网络诈骗的报案,涉案金额超过70万元。“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骗局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大额度、低利息、零抵押、零担保、闪电放款’,只需要下载‘客服’提供的APP,按流程操作就能迅速放款……这样的网络贷款广告,往往是骗局的开始!”据何晓伶介绍,类似的贷款类诈骗不外乎有几个伎俩。
第一步是接收虚假贷款信息。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发布虚假贷款信息,诱骗受害人上钩。
第二步是添加客服QQ,下载、安装虚假贷款APP。登录虚假贷款网站,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添加所谓的“贷款客服”QQ,并在QQ上推送虚假贷款APP、虚假贷款网址链接。
第三步是填写个人信息,但贷款无法提现。受害人在系统填写信息后,平台显示审核通过了,但是始终无法提现。“贷款客服”会告诉你,你的银行卡错误被冻结,需要进行解冻账号、刷流水、缴纳保证金等操作。
第四步是继续恐吓威胁受害人,诱骗其继续转账汇款。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的文书,恐吓受害人一定要按照相关流程办理下去,否则将涉嫌“骗贷罪”。从而继续威胁受害人转账汇款,骗光其身上钱款,甚至让受害人贷款后将钱款汇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对于来源不明的短信、网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