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线上支付越来越便捷
金钱交易基本在网上进行
为了增加安全性
这些交易都会有一个身份认证的环节
只要眨眨眼、点点头、摇摇头
就可以完成
一般来说
“刷脸”的操作必须睁着眼睛才行
但是最近,有人却在熟睡中
被盗刷了十几万
对方之所以能得逞的原因
实在有点一言难尽
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男子去前女友家嘘寒问暖
趁其熟睡时,翻开她眼皮转走15万!
事情还得从年12月26日说起来自北海合浦*某因*博欠下债务便产生了从前女友那里弄钱的念头那天上午,他打电话给前女友董某说要当面商量偿还恋爱期间自己借的6万多元的事情当天下午,*某提着菜来到董某家中殷勤地主动做起了饭看到董某正在生病他还“贴心”地送药给董某吃董某喝了冲泡的感冒冲剂加上生病,便渐渐昏睡过去接下来令人窒息的操作开始了!*某看到董某昏睡过去用董某的指纹解锁了她的手机然后翻开董某的眼皮用支付宝人脸识别功能进入支付宝
via.千库网
然后分多次从董某的花呗、借呗、支付宝余额和银行卡转走人民币共15.41万元!最后通过套现将这些钱转到自己的支付宝上
离开时,*某还带走了董某的另一部手机和一件外套随后,*某将这些钱用于生活开销、*博和还债网络配图,图文无关次日凌晨,董某醒来后发现手机有转账信息
打电话给自己的另一部手机
和*某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便向公安机关报案
今年4月23日
逃到外地的*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据了解
*某在年
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现在他又要进去了....
近日,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构成盗窃罪。依法对被告人*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该案件经过报道后
迅速冲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
在评论中
网友们第一时间对渣男进行集体控诉
但很快网友对
人脸识别等智能识别手段的安全性展开了讨论
有网友说:
这么看,还是数字密码靠谱点
对于这一质疑
支付宝客服人员回应了:
没有接到过类似的反馈
一般在人脸识别时面部有遮挡是不会成功的
可以选择多重上锁
如遇类似情况,用户应当及时报警
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凤凰网科技现在,柳州人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刷脸
手机支付要刷脸
坐火车要刷脸
上班打卡要刷脸
办理银行业务需要刷脸......
刷脸操作虽然方便快捷
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via.千库网
今年年初时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漏洞
“15分钟解锁19个陌生智能国产手机
把所有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他们甚至还用抗样本破解了
几款*务和金融App的人脸识别系统
冒充机主完成了银行开户
更为可怕的是
因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技术
你的人脸信息随时可能有泄露风险
有心人获取的成本甚至非常便宜
所以我们不能大意!
人脸数据5毛就能买到!
之前就有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黑产从业者利用电商平台,批量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网络工具及教程,标价为人脸数据0.5元一份、修改软件35元一套。
有了人脸数据,再利用“照片活化”工具,就可将人脸照片修改为执行“眨眨眼、张张嘴、点点头”等操作的人脸验证视频。
大数据时代
连“脸”都不能好好保护了!
滥用人脸识别,是侵权的!
对于上述的“漏洞”
*策早已在路上
↓↓↓
今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最高院关于人脸识别相关问题的司法解释,自年08月01日生效,生效后将成为法院处理人脸识别问题时一般采用的依据,也是主流司法观点。
该规定将对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
擅自采集人脸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物业强制将人脸识别
作为业主出入的唯一验证方式……
解决这些纠纷有了新的依据
人脸识别有风险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呢?
一起看看手机中泄露隐私的7大元凶!
▲来源:电信微报
再次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人脸识别是一把双刃剑
不可过于轻信技术带来的便利
小心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内容来源:南宁晚报,新浪微博,央视财经,新华视点,新华社,电信微报,网络综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柳州头条(ID:news)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