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毅
前些日子,文友张忠友先生送我一本《县城意识》,这是刘玉堂先生中篇小说珍藏版中的其中一本,令我爱不释手。
刘玉堂先生被评论界称为“当代赵树理”和“民间歌手”,他的作品大都以山东沂蒙山农村为背景,描写农民的善良和执著,显现出来自民间的伦理、地域的亲和力和普通百姓的智慧与淳朴。他的语言轻松、幽默,常让人会心一笑。
《县城意识:刘玉堂文集(中篇小说珍藏版)》是一部中篇小说集,以其中的一篇《县城意识》为书名,收录作品共计七篇。有评论家说作者刘玉堂“是个温情主义者,其讽刺和批判也总是化为趣味与意味的方式。”因此,此书收录的文章既能让人快乐,又能让人沉思。
玉堂先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作品中,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农民,来自农村。不管是写农村还是写城市,差不多都用一种农民的立场或视角观察、看待问题,先生的特点就是憨厚、朴实,不矫情,不做作,平视农民及一切弱势群体,不居高临下。他的文章,读者都觉得比较亲切,像是两个人在拉呱,这大概就是平视的角度、平实的心态和朴素的语言在起作用。
玉堂先生在《县城意识》里,对钓鱼台的每一个人物都知根知底,笔下总是流淌着一种脉脉温情。刘曰庆是钓鱼台的核心人物,他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直担任村里的要职。他自觉不自觉地以一个集体大家庭的家长自居,“一向以仁德、宽厚和辈份治村。”刘玉贞是一个聪明、果敢、很有作为的年轻女社长。但在她当了省老模、钓鱼台要向高级社升级的时候,她决然地提出辞职,她反感一些领导的弄虚作假,她并没有高远的人生目标,她渴望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家庭妇女。
妇女主任王秀云,恃重自守,工作出色,是准备提拔到公社的年轻干部,但因为爱上了一个犯右倾错误的杨财贸(杨文彬),*治前程被断送,并在他下放农村的时候,毅然地嫁给了杨财贸。多才多艺的刘玉华担任过钓鱼台的许多重要角色,他把自己的才华与集体事业融为一体,享受着一种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精神生活。还有穷困潦倒而自吹自擂的韩富裕、地位卑贱而虚荣心极强的刘乃厚等等,他们愚昧、懒惰、自私、狡黠,但他们的灵*深处,依然蕴藏着善良、本分、乐观的天性……
就是这些人物,构成了钓鱼台的民间社会,它俨然是一个古老的大家庭。在这里,宗族、辈份十分严格,它的作用往往大于生产队的行*体制。在这里,讲究伦理道德,尊重文化和文化人,人与人之间互敬互助,婚姻大事要听从父母之命……感觉每个人都这么面熟,就是自己村上的人。
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事,经过玉堂先生的设计,引人入胜,不肯放下书。记得母亲曾给我讲村里某些事的时候,总是让我感觉很啰嗦,她从头到尾,讲得很仔细,谁说了什么,又干了什么,自己如何评论等等,一件小事,可以说上一上午。过去感觉她很罗嗦,看了先生的小说,我反倒觉得母亲还真有小说家的味道。不像我们,讲一些事的时候,简单概括,发生了什么,结果怎样,顶多加上个评论,一篇文章就结束。
现在想来,我们能概括、会总结实在也不算是什么长处,因为这样意味着脱离生活,也体会不到过程的各种味道,反而乡村拉呱却是真实的生活,还原了生活。
(刘玉堂先生与笔者)
著名作家李心田先生曾对刘玉堂先生的创作写诗道:土生土长土心肠,专为农人争短长。堂前虽无金玉马,书中常有人脊梁。小打小闹小情趣,大俗大雅大文章。明日提篮出村巷,野草闲花带露香。
张炜先生在刘玉堂先生的《尴尬大全》题记中写道:我如果说,刘玉堂是最幽默的作家之一,你一定不会反对;我看他还是这个年代里最能给人以温情和暖意的作家之一。他把沂蒙山疯迷一般写了三十年,结果成了文坛上一个罕见的文学灵手,一个让人津津乐道、啧啧称奇并且再也不能忘怀的作家,他是中国作家中朴实与诡谲并存的风格大家。
刘玉堂先生说,幽默还是一种语言上的修养,我追求这种修养。好的作品都是有幽默感的。作为一个作家,你不可能让你作品的每一句话都精彩,但起码应该在每一页能够有一两句让读者感觉眼前一亮的语言,我称其为文眼或靓点。再就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质朴的人、透明的人,才会幽默,我希望做这样的作家。
世界读书日,再读玉堂先生的《县城意识》记之。
作者简介:林毅,山东省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者。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订阅用户12万。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