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专访山东好人杨延国一个老兵的多样人生
TUhjnbcbe - 2023/1/18 20:50:00
白癜风外用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1117/4292427.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郝文杰孙川

11:00

他是环卫工眼中的好人“老杨”,他曾获得“最美东营人”、“山东好人”、“学习强国榜样代表”等重量级荣誉;他热衷公益,至今已捐赠超过万元的物资;他还是东营创业,分公司遍布全国七个城市企业的董事长;他自己却说他只是一个想多做点贡献的老兵。他就是杨延国,一个拥有多张面孔的老兵。

步行上班,环卫工眼中的好人“老杨”

东营的早晨格清冷。每天天还没有亮,一位位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骑着三轮车出现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始一天辛勤的工作。他们是最早唤醒这个城市的人。当他们开始忙碌的时候,在东营区通往油田一中的路上总会走来一个肤色黝黑,步履铿锵的中年男子,与环卫工们相遇。久而久之,环卫工人们与这位穿着朴实,说话实在,个子不高但很壮实,又爱主动“套近乎”的山东汉子熟悉起来。环卫工们觉得杨延国这人挺好,就是有点“扣”,“老杨年纪也不小了,每天这么早步行上班不容易。咋就不骑个电动车呢?特别是冬天,多冷啊!”。

让环卫工们奇怪的是,这个对自己有点“扣”的老杨,还时不时地给他们带点早点。馅饼、油条、豆浆、奶茶……每次还都是热乎的。

“大哥,今天挺早啊,今年过年在东营过还是回老家?”年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杨延国和往常一样主动的和工人们打招呼。“不回去了,这不是因为疫情,*府号召在东营过年。不给*府添麻烦,咱也算是做贡献了。”

“环卫工的一句看似普通又质朴的“不给*府添麻烦,也算作贡献”,在我心里翻江倒海。”杨延国告诉记者,因为每天都和这些环卫工人接触,他对他们比较了解,“环卫工人普遍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很认真,也很辛苦,默默地为我们这个城市做着贡献。他们温暖着这个城市,我们也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

回到公司之后,杨延国就给员工们开会,“快过年了,今年*府提倡留在当地过年,环卫工们不容易,我们要为他们做点啥!”。很快杨延国和职工们就忙活了起来。有人负责采购;有人联系区环卫的工作人员:“您好,我们是一个企业,过年了给环卫工捐点东西,你们能帮着接收一下吗?”

1月15日,东营区的环卫工们见到了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每人从他们手中每人接过了一桶食用油、一袋面粉和一袋大米。他们不知道的是,这6.8万元的物资都是杨延国和他的山东腾圣市*工程有限公司捐赠的。怕被熟悉的环卫工认出来,杨延国选择了“藏”在幕后。

东营创业,布局四省三市的企业董事长

“我是年10月参*入伍,年退伍,在*队这个大家庭、大熔炉中呆了四年。”说起自己在部队的经历,今年56岁的杨延国仍然非常感慨,这一段*旅生涯是他后来事业有成的特殊财富和必要基础。也正是因为练就了坚强的*人意志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服输的*人品质,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杨延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实现了从退伍*人到企业经营者,从门外汉到“明白人”的转变,让企业走的更远,发展更好!

杨延国年从部队复原后,来到胜利油田成为一名施工员,在胜利油田的十几年磨炼为杨延国以后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7年,杨延国从市*工程建设方面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年5月,杨延国成立山东腾圣市*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市*公用工程、管道工程、水利工程、消防工程、照明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环保工程、防腐保温工程等多项市*工程项目。

这些年在创业道路上,杨延国坚持“质量为先、信誉为重、服务至上”的宗旨,为众多客户提供了过硬的产品及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同及赞许,公司也越做越强。如今,杨延国的公司现有员工人,其中从事特种设备安装作业相关人员45人,中高级技术人员35人,注册建造师38人;公司还获得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众多企业资质,同时公司还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也从当初的一个施工小公司,发展成为立足东营,分公司遍布*、湖南、河北、陕西四省和淄博、潍坊、枣庄三市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施工企业。

投身公益,危难时刻的应急救援队长

在杨延国办公室的外墙上,挂着一块“山东腾圣市*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队”、“应急局抢险救援”和“市*抢险救援”三块牌子。而杨延国就是应急救援队的队长。

年台风利奇马肆虐东营的情景让很多东营人现在还记忆犹新。东营区降水量.3毫米,城区内涝严重,*府、消防、社区和居民各方力量都投入达到了紧张的排涝自救当中。杨延国和他的应急救援队出动强排车十几辆,大型发电机组十几台,连续强排了三天三夜。为保护百姓的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杨延国主动捐款捐物,用行动展示了“退伍不褪色”的*人品质。他先后向垦利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并向当地区融媒体中心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人员捐赠了方便面、火腿、牛奶等价值元物资;他还为家乡辛庄村捐款0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实际上,早在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杨延国就开始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那是刚开始创业,也面临资金等方面的压力。但他依旧向四川捐赠价值元的棉被、方便面等抗震物资。年4月底向青海捐赠价值1万元的棉服、食品等物资用于抗震。

年7月,杨延国无偿为垦利区应急局捐赠了一辆价值万元的抢险救援车……这几年,杨延国一直热衷于做公益,每年都会慰问敬老院、福利院、退伍老兵、孤寡老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杨延国已捐赠超过万元的物资。

杨延国对公益的热衷带动了不少身边的人,很多杨延国公司的员工也是这个过程中加入到公益服务中来,“虽然我们公司不大,但是做的公益却不少,做公益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让我们觉得非常自豪和光荣。”东腾圣市*工程有限公司经理韩琪说。

不忘初心,坚守*人情怀的老兵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杨延国经历了*队的洗礼,更加明白作为一名企业家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役*人和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用杨延国自己的话说就是:“创业后有了一些能力,就应该不断回馈社会,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更应该如此。”

在过去的十年中,走访退伍老兵,帮助家庭困难退役*人,看望新兵家属成了杨延国的必修课和最幸福的事情。每当握着战友的手,他又仿佛回到了当年在部队的情景,又成为了一个兵。

今年7月,杨延国参加了东营市双拥办、市退役*人事务局组织开展的走访慰问驻*喀什东营籍战士活动。时隔34年重回部队,杨延国的心情十分激动,“部队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太多了。重新来到部队感觉非常亲切。我真想再当一回兵。可现在年龄大了,身体比不了年轻的小伙子们,但我可以从其他方面多为部队、为国家做贡献”杨延国说。

“最美东营人”、“山东好人”、“城市榜样”先进人物、“全国榜样春晚最美人物”、“学习强国榜样代表”……这些年,杨延国在不断付出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和社会认可。说起这些荣誉,杨延国说:“我只是做了一个退伍*人应该做的分内事,尽了一个老兵的责任”。

“纵使危险重重,我亦逆行而上”。对于杨延国而言,虽然现在自己已经退役,但是“甲衣虽卸,**永存!”,变的只是衣装和战场,不变的是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信仰。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山东好人杨延国一个老兵的多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