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余雯雯通讯员叶秋蕙
宋式建筑,究竟长什么样?有什么特色?斗和拱,究竟是怎么拼成的?德寿宫的建筑里究竟有什么奥秘?
想知道这些答案,推荐你去趟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那里正在推出“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
国庆假期结束,杭城不少学生还有两天秋假,这个时间去逛逛博物馆最适合不过,强烈推荐大家去工美馆打个卡,看看宋代木工如何巧夺天工。
宋代木作的巧思,在这里都能看到
“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设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一进门,就会看到悬挂着的木制“宋”字,字形与字影相映成趣。再往里,“一木了然”主题的四个字也将榫卯解构融入其中,一下子被这些巧思击中。
你理解的木作是什么呢?
在古时,建筑、家具等统统都是木头所制,到了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形成了重要的“宋式”木作文化,所以有了独具特色的宋式建筑、宋式家具,也有了全面总结中国古代早期建筑成就的官颁《营造法式》。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77件(套)展品,涵括木材、工具、建筑模型、绍兴兰若寺宋墓仿木构件等诸多种类展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木材、工具展示,也可欣赏建筑模型、斗栱模型,还有绍兴兰若寺宋墓仿木构件、杭州南宋临安城木质下水管道等考古发现,以及根据宋画专门复原的各类宋式家具,还可走入家居空间,沉浸式感受宋人家居生活。
德寿宫大殿模型先睹为快,南宋的木质引水管了解一下
展厅中的展品,对杭州人来说,最有感触的就是德寿宫的建筑模型、临安城的木质引水管。
这次展出的德寿宫正殿建筑模型,是按照1:20的尺寸制作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宋式建筑的不少典型元素,比如大观的形制、斗拱的结构、单沿歇山顶、寻杖栏杆等。
展厅内除了模型,还有动画、图解等,可以清楚地带你了解整个建筑的构成以及宋代建筑的特色。
南宋木质引水管,功能其实就和现在的自来水管类似。南宋时杭城里的饮用水是从西湖引水的,靠的就是这些木质引水管输送,一头连着西湖,一头连着水井,把西湖的水先抽过来存到井里,用的时候打上去即可。
▲劝业里遗址出土的木质引水管
很多人或许会纳闷,木头做的水管,水不会漏出来吗?
“这些木质引水管其实是拼接的,段与段之间采用四块木板,先上铁钉,然后用粘结剂拼砌而成,封得死死的,不会漏水,上层木板还有特地开了个口,放着两块活动板,专门用在清淤时打开。”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樊孝林介绍,为什么当时选用木头做水管,一个是造价便宜,另一个就是木头比毛竹宽,送的水多。
保国寺大殿斗拱结构,是怎么拼出来的
对宋代建筑感兴趣的读者,展览中的建筑模型,可以好好看看。
比如宁波的保国寺大殿,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除了大殿的建筑模型,大殿内外的实时影像也同步设置在展厅中,这在杭城的展览中还是很少见的,通过镜画面的传递,让大家对大殿的内部结构有更好得了解。
此外,现场分解出大殿的一个斗拱结构,做了具体标示,整个斗拱结构,从下到上,栌枓、散枓、骑昂枓、耍头、令拱等,都在哪个具体位置,瓜棱柱长什么样子,都能清晰地看到。
现场还有一个巨大的斗拱组建,最基本的“斗拱”究竟怎么来辨识,我们也录了一小段分享给大家——
这些宋式家具,都是从画里走出来的
除了这些,展厅里设置有多处沉浸式体验场景。比如,宋式的庭院景观、家具摆设等。
木器部分也很有意思,策展老师们从《十八学士图》、《西园雅集图》、《槐荫消夏图》、《春游晚归图》等宋画里找到了家具图像,然后请专业团队按照传统榫卯工艺和尺度形制,复原出榻、屏风、交椅、圈椅、扶手椅、学士椅、画桌、衣架等诸多宋式家具,让大家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沉浸其中,感受宋人家居生活。
除了观展,喜欢手作和互动的观众,还能在展厅出口处参与集章、寻字游戏、巧解鲁班锁、拼装宋式四铺作斗拱积木等小游戏。
“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联合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共同举办,展期从年9月29日持续至年1月9日。